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生活小常识 /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些生活小窍门

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些生活小窍门

作者:believedu
来自:
人气:112981
2007-10-09

 

      我1981年出生在西北小镇,6岁确诊为RP,今年26了,试过无数的治疗方法,都没有明显的效果,也就放弃了.在成长的期间所有的经历和各位朋友一样,在此我把我的小窍门也总结一下。

      一、夜间走路

      1、充分运用现有的视力,如果是走在胡同里,可以通过仰望天空,利用天空和建筑物颜色的差别,来大致判断道路的走向。我小时候生活在西北的一个小镇,路灯几乎没有,每次天不亮上学,或者下晚自习的时候都是依靠周边的高大建筑物与天空颜色的反差来定位。不过这个方法对于脚下的坑就没有办法了。

      2、充分运用皮肤的感觉。我感觉人的体表对周边是有一定的感觉能力,每当在全黑中走进了墙壁,就会有一种压迫感,一伸手,果然就是。另外如果身边有人或者其它活物,这种感觉不是皮肤感觉到的,可能会有第六感吧,也可以判断出他们的方位,避免撞到或者踩到,充分利用感觉会对夜间全黑状态下走路有一定帮助。如果迎面来人,也可以感觉的到,自己停下来假装找东西也就OK了,等他过去了我们再走,如果是自己的亲人,似乎也有不同的感觉,我有一次在天黑的连正常人都看不见的情况下,成功的分辨出迎面来的人是我父亲,我叫了一声他才看到是我。

      3、运用鼻子。如果熟悉的路边停放车辆,通常会有淡淡的汽油味,卡车通常是柴油味,可以根据味道传过来的方向来判断能通过的这一边,如果有其它不熟悉的味道,也可以判定路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可以按照原来记住的路线行走。

      4、在有光线或线暗的情况下,最好转动眼球走路,防止碰到其它什么东西,我就踩过别人的小狗,碰倒过人家的小孩,如果当时能转动眼球,或者低头抬头低头抬头地走路,也许就可以避免。

      建议:

      1、我们这一类人,无论白天夜间,最好都随身携带手电筒,因为白天出去很可能因故晚上回不来,小小手电筒会对我们夜间行走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经常使用手电筒,我已经养成了收藏手电筒的癖好,家里有好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手电筒。

      2、常去的地方要多留心地貌,道路、路障、下水道的位置等等,尤其是去农村,对地貌的记忆相当程度上能帮助夜间的行走。

      3、我们小时候都有穿塑料凉鞋的经历,恐怕五个脚指头没有一个是新的,后来大一点,我死都不穿塑料凉鞋了。现在我最喜欢结实的皮鞋。建议大家不要穿露脚趾头的凉鞋,否则吃不消。

      4、晚上撞到了人,大大方方的说句对不起,其实也没有什么。

      二、白天日常生活

      由于视野有限,因此平时走路最关键的就是摇头晃脑地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集中注意力,否则难免和别人擦肩或者碰手,另外被消防栓碰腿更是屡见不鲜。

      打蚊子,抓虫子不是我们的强项,既然不是强项,就用蚊香和杀虫剂,否则每次lp发现虫子,都是给我指明了位置让我去捉,可我往往会让虫子逃走,lp怕虫子,总不能因为自己让她担惊受怕吧。

      乒乓球是很难掌握,羽毛球还可以打打,不过建议大家玩玩篮球足球一类,毕竟球大,看着清楚明白,还能练练眼力。由于一直打篮球,我大学里还进了系队,打小前锋,不过由于视野受限,经常被同学们指责动作太慢,只好靠身体素质来弥补了。

      跑步最好清晨或者下午,下午跑步的话一定要戴帽子遮阳,以前不知道,真可惜。傍晚夜间跑步选择光线较好的地方,否则恐怕要碰个鼻青脸肿,我可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撞到了树上,一颗百年大树就这么被我撞倒了,好可惜,呵呵(玩笑)。

      能在地貌比较平整的地方散散步,是最好的享受了,感受一下清晨或者傍晚的阳光,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绿色,有人陪伴是最好的。

      另外鼓励大家一下,我曾经晚上撞到杆子上,把眼镜碰碎滑破了脸,留着血回家,妈妈好心疼,我自己也难过地哭了;还有在走路的时候把别人停放在门口的自行车碰倒,被人当成了小偷抓了起来,不等解释就送到校警那里,还好校警认识我;还有一次在外地不熟悉的地方,忘记带手电,掉到了粪坑里,脏就不说了,摔下的伤疤至今还留在腿上,狼狈情景各位自己体会吧。

      话说回来,这又能怎么样呢?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放松心情,注意锻炼,努力混到60岁退休,如果真的失明了也就认了,全看自己的信心了!

      祝大家好运,也祝自己好运!毕竟生活的甘苦,我们这一类人自己最清楚,暂时放弃灵丹妙药的幻想,坚强,一定要坚强地生活!

      当然,最好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苦衷,并且给予帮助,会让自己便利不少,如果有一个爱自己的lg、lp那就更好了。

 

录入:伊然 添加:2007-10-09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