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竹县残联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了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就业、宣传文体等各项业务工作,残疾人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中国残联授予了“全国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了全市残联系统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
一、组织建设规范达标。紧紧抓住“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契机,认真攻克“在残联机关配备残疾人干部”、“在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两个难点,全面推进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县45个(镇)、38个社区、384 个村(社区)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已全部达标,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
二、康复服务全面提高。围绕国务院提出的2015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大力实施重点康复项目,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00例,其中:免费手术250例;装配小腿假肢5具,装配大腿假肢5具;完成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8名;救助2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免费为350名贫困残疾人发放用品用具350件。让残疾人得实惠近50万 元。
三、富民惠民取得实效。结合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通过送医疗、送资金、送技术、送服务、送保障等形式,全方位、多举措惠及城镇和农村贫困残疾人。投入扶贫项目资金及物资折价近50万元,共扶持了26133名农村贫困残疾人。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40万元,为8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将符合条件的860名城镇特困残疾人纳入了低保,将1260名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了“五保”供养。全县49775名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把白内障、精神病等患者用药纳入报销目录。免费为1100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
四、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贯彻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全面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免费对770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城镇新安置了250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按比例安置80人,集中安置170人。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已达2.6万人。
五、特殊教育进展顺利。截止2007年底,全县接受随班就读残疾少年儿童达212人(次),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已达90%。全年为7名残疾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大中专生兑现救助资金12000元。
六、宣传文体成效明显。我县被中国残联授予“全国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选派残疾人运动员周坡参加全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获1银1铜奖牌,省、市残联予以通报表彰,为达州和大竹赢得了荣誉。
七、法律维权再上台阶。全年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23余人次,受理各类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6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94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