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办这次研讨班的目的、意义、要求
举办全国省级盲协主席研讨班,请各省的盲协主席和省残联组联部负责专门协会的同志来参加,以会代培,这是中国残联自1988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是为贯彻、落实朴方同志的指示,为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开好局、起好步而组织的一次会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朴方同志这几年在不同的场合都曾强调: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干部必须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再满足于是一个社会工作者,搞些活动,发点呼吁。我们残疾人工作要形成自己的业务体系,要成为一门学科,要认真地研究它本身固有的内容,它本身固有的规律。我们的干部搞康复的要研究康复,搞教育的要研究教育,搞专门协会的要研究专门协会。盲协主席也应就如何开展盲人协会的工作做更深入地了解,更清晰地考虑这个工作的思路。这次是一次会,也是一次培训,这次培训不是谁给谁讲课,谁是老师,谁是学生,是大家互相学,彼此都是老师。通过这次会议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坚定信心,不负重望,把盲协工作干好。会议的重点就是着重研讨盲协的工作怎么做,在座的都是各省的盲协主席,这个盲协主席应当怎么当?作为盲协主席在整个残疾人事业中的位置是什么?应当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工作的手段、途径是什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怎么既能充分发挥盲人协会的作用,同时又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得最好,做得最圆满。各省的盲协主席不远千里,不远万里远道赶来参加这个会议,很不容易。我相信大家一定会集中精力,把这次会议开好,就如何做好专门协会工作,集思广益,提出意见、建议;也希望会上大家都谈一谈本省的盲协工作,做到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十五”期间总体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
我们的“十五”计划纲要历时一年多,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转全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那么在制定这个“十五”计划纲要的时候,我们是在什么样的大背景下制定的?那就是“九五”期间,残疾人的各项业务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规定的目标,有许多项目是超额完成了,康复工作就完成了140%多,也有个别工作没有能够很圆满地完成,比如盲童的义务教育,就当时我们的统计,全国大概只有54%。总的来说,通过三个五年计划,残疾人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残疾人工作的业务也有了很大范围的拓宽,应该说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但即使是这样,如果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比起来,残疾人仍然生活在非常困难的处境里,残疾人的工作也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在“十五”期间,国家的“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那么在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向现代化迈进的大形势下,广大残疾人是什么状况呢,应该说跟社会的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说健全儿童的入学率全国平均已经达到了99%多,而我们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只有70%多,盲童就更低,只有50%多。比如说贫困人口全国已经由8000万下降到了3000万,而这3000万里就有1000万是残疾人。种种统计数字,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残疾人仍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与社会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国家的发展形势和残疾人的现状,我们确定了“十五”期间残疾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发展,缩小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根据这样一个目标,制定了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生活、法治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任务目标,提出了一些主要的措施,共19个配套实施方案。 “十五”期间的工作虽然很多,面很广,又拓展了很多新的领域,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两基”,就是以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为重点,以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为重点。
首先要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这是生存必要的条件,所以我们各项业务工作都必须以改善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状况为目标。比如说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当前国家有最低生活保障线,我们既要保证把贫困残疾人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线里面去,又要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提高。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同,可能提高的幅度也不一样,现在北京在最低生活保障基础上,每个残疾人增加50元,上海在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每个重残无业的残疾人再增加100元。总之,要在社会保障方面,基本生活方面加大力度。大家这次也提出一个问题,说我们盲人很多都是从事个体按摩的,将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怎么办?我们也在跟有关的业务部门探讨这个问题,各地也在总结经验,像北京市就在和太平洋保险公司联系,每年要为一些残疾人投保。我们也在做保险公司的工作,当然这么求人做工作不是个办法,主要是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比如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不是能够拿出一笔资金来帮助残疾人加入保险,个人交一部分,政府支持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给大家凑起来解决保险。
二是要以基层工作为重点。什么叫基层工作,我们基本上确定县和市(区)一级的残疾人工作是基层工作的工作平台,这一级残联不健全,很难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九五”期间我们也采取几个措施,第一个措施就是加强县和乡镇残联的组织建设,要求残联必须独立出来,要能做到计划单列,理顺管理关系,要有专职的理事长等等。第二个措施是加大对基层的投入,主要为全国1600多个县建立残疾人服务设施。“九五”的后三年,我们向国家计委争取到每年投入2000万,三年一共投入6000万,帮助502个县建起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有了综合服务设施,在一个县来说,残疾人工作就有了一个形象,至少大家看到这个综合服务设施,知道还有一个残联组织,这个机构就是残疾人的家,是为残疾人服务的,我们也要求这个综合服务设施必须把残疾人的康复、就业、职业培训、用品用具的供应、残疾人的活动场所都容纳进去,做到几位一体,把它真正办成残疾人之家。当然残联可以在里面占有一定的面积做办公用房,现在好多县的残联已经做到这一步。“十五”期间,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进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争取在“十五”这五年期间把所有的县都建起来。这也是加强基层残联工作的一个方面。另外随着十五期间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把残疾人工作融入到社区中去,我们要开展社区康复、社区就业、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社区助残工作。因为农村残疾人生活在村里,城镇残疾人生活在社区里面,我们只有把我们的腿伸到最基层里去,才能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三、在整个残疾人事业工作中,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十五”计划纲要过程中,各个专门协会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说专门协会的工作非常重要,我想这是我们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性质决定的,残联是各类残疾人的共同组织,是代表、服务、管理这么三项职能融为一体的一个组织。
服务方面:
各级残联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是极其有限的,整个的服务必须融入社会,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残联要为残疾人提供吃喝拉撒睡等全方位服务做不到,也不可能,还得教育以教育系统提供为主,就业以劳动部门提供为主,康复以卫生部门提供为主。我们残联只是进行呼吁、沟通、协调,使得各个服务部门、服务行业知道残疾人的需求,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残联有没有提供服务的职责,有,特别是大家现在还不太了解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的时候,各级残联要着手做些,比如聋儿语训,他是跨教育和卫生两个系统的工作,是个交叉的学科,他必须得懂教育,还必须得懂医疗卫生。过去卫生部没抓,教育部也没抓,那我们残联就抓起来。像这样的,别人还不认识,还没人做的时候,我们拾遗补缺,推动他,残联挑头来做。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是当社会更多的人认识了以后,残联会逐步的退出来,比如聋儿语训现在民办机构不少了,这样我们直接操作的份量就会减轻。
管理方面:
现在我们这个管理是政府委托给我们的职能,所以说各级残联的性质是半官半民,亦官亦民。为什么说有官的色彩,因为有政府委托给我们管理的职能,对残疾人事业有管理的职责,这一点非常的重要,这些年来为什么中国残联能办这么多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充分发挥了官这一色彩,政府下文件,要政府领导出来、助残日走访、宣传上新闻媒体给予报道等等,没有官这方面的手段,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在目前这个阶段,三种职能里我觉得服务我们可以逐渐地淡出,因为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管理是当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我们不能丢的一个方面,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根本,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比我们要多的多。
代表方面:
三种职能里最根本的是代表性,其他的功能,别人可以取代,惟有这个代表性是其他任何组织取代不了的。代表性是各级残联的生命线,朴方同志也多次强调过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代表性。谁能代表6000万残疾人,目前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能代表一个特殊的群体,政府只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不能是一个特别的群体的代表,这是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妇联可以代表妇女、共青团可以代表青年,也只有残联可以代表残疾人。
在我们事业的起步阶段,我们对这方面可能重视的不够,投入的力量不大,但是并不等于这个问题不重要。随着事业的发展,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如果你失去了代表性,各级残联垮台是必定无疑的。那么残联的代表性怎么体现,最根本的当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所做的事情要为6000万残疾人根本利益服务,就像江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那么各级残联必须是6000万残疾人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我们的方针、政策,我们所做的事情要代表残疾人的利益,这是一个方面。但是也必须有组织形式来保证我们的代表性能够体现,这在当初设计残联组织框架结构的时候,我们就适应改革开放的进程,确定了大体上的组织格局。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必须有五类残疾人的代表参加,有盲人代表、聋人代表、肢残人代表、智残人亲友和精神病亲友的代表及残疾人工作者来参加。代表大会产生主席团、主席团选举主席,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执行理事会作为日常工作机构,对代表大会、对大会主席团负责,代表大会的决议,执行理事会必须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在日常工作中去贯彻,去落实。与执行理事会平行的还有两个组织,一个叫做评议委员会,是一个监督、咨询的机构,他监督执行理事会是不是原原本本按照代表大会的决议,按照主席团的决议来进行工作。如果有违背代表大会决议的情况,评议委员会有权对执行理事会的工作进行干预。另一个组织就是专门协会,目前我们是设立了五个专门协会,将来是不是还要扩展,要根据事业的发展。现在有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亲友会、精神残疾人亲友会。这五个协会和执行理事会、评议委员会都是在代表大会主席团的领导下,日常开展工作的机构。这五个专门协会最主要的职能是什么,就是要代表各类残疾人,把各类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各类残疾人要讲的话,各类残疾人的利益,反映到主席团去。然后执行理事会根据主席团形成的决议来安排和进行日常工作。所以这五个专门协会是非常重要的,专门协会在体现代表性方面,肩负着更主要的职责。
我想在这儿再说一遍什么叫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联也好,省残联也好,市残联也好、县残联也好,都叫残疾人联合会,谁和谁联合?我想至少有这么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它是各类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的代表性的组织,是一种联合。第二个联合是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主要是健全人,也有残疾的残疾人工作者)的联合。过去我们常说国际上的残疾人组织大概分两类,一类是OF,一类是FOR。OF就是残疾人的组织,是由残疾人组成的。一类是FOR,是为残疾人服务的。我们是OF和FOR的结合,既是残疾人的代表组织,也是为残疾人服务的组织。第三层意思是我们各个专门协会的联合体,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等等专门协会的联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就是这个联合,所以在这里面有一个概念应当澄清的是,专门协会和残联不是两码事,没有专门协会,哪有联合会呀?联合会就是各个专门协会的联合。应该说各级残联所做的事情,执行的“八五”、“九五”和将要执行的“十五”,也同样是专门协会的工作。昨天有个代表说,我们各省残联理事会里没有盲人,这是个缺陷,应该一步一步来发展,但是我要说的是不可能每个专门协会都建立一套自己独立的工作体系,说盲人协会要有我的办公室,要有我的宣文部,要有我的就业部等等,现在五个专门协会,一个专门协会建五个机构,就是25个机构。如果将来事业再扩展,各个协会都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办事机构,发达国家也养不起。所以执行理事会,机关里面现在设的各个职能部门,同样也是各个专门协会的办事机构。盲人的文化生活,宣文部必须管起来;盲人的就业,就在教育就业部里面,下面再设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组织建设就在组联部里面。组联部不只是执行理事会的办事机构,他同样是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等等各个专门协会的办事机构。现在大家没有这个概念,总觉得各个办事机构是残联的办事机构,不是我们专门协会的办事机构。我们专门协会的人去了还不一定答理我们,有点身份,有点面子的人还接待接待,我们一般的人去了还不理我们,这是官僚主义在作怪,我们必须克服这个官僚主义,并不是我们组织机构设置上有什么问题,这个组织机构是合理的,是保证我们高效、精简、有效率的。各省残联也是一样,各个部门是为各个专门协会服务的,是各个专门协会的办事机构。
在组织上,我们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理事会里必须要有盲人、聋人、肢残人,现在肢残人问题不大,省级残联的理事会有肢残人当理事长的,有当副理事长的,最不济的也是个理事。但是地、县一级残联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残疾人要进入理事会,要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现在进入理事会的,大部分都是肢残人,盲人、聋人不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主观上的原因,某些人从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排斥、抵制的情绪,不愿意接受。从客观上也有原因。什么原因呢,盲人、聋人,在过去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受教育少,各级残联都是参照公务员来执行。一说公务员,就要说学历,现在大专都不行,都要求大本。那么我们盲人接受教育的程度低,这不是我们盲人个人的过错,是历史造成的。另外公务员的选拔必须得一步一个台阶,科员当3年当副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当2年当主任科员,科长当够3年才能当副处长,副处长当够2年才能当正处,正处要升副局又得3年,除了极个别的特殊的被破格提拔以外,这些传统的习惯就限制了我们盲人、聋人进入到各级残联走上领导岗位。这个方面朴方非常重视,几次和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强调一定要破格。我想这种状况会改变的,因为中国的用人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的体制都在发生着变化。现在搞民主推荐,有的省专门招聘残疾人公务员,好多残疾人考的分都是很高的。随着在用人制度上扩大民主,增强透明度,保证公平,这为残疾人进入到领导岗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想,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随着残疾人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我们组织人事制度的改革,这个问题会解决的。有那么一天,各级残联的理事会里有盲人、聋人、肢残人、智力残疾人亲友、精神残疾人亲友,这个时候就真正是各类残疾人的联合会了。当然,也要有健全人,到任何时候,在领导班子里面我们不能排斥健全人,必须都要有,因为咱们是OF和FOR的结合,是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结合。
“九五”期间我们提出,各省残联的理事会中必须要有一位残疾人,残疾人可能是理事长,也可能是副理事长,也可能是理事。“十五”期间我们就进了一步,各省残联里,残联理事长或副理事长必须有一位是残疾人,光有理事是不行的,在地市级残联里头,理事会里必须要有一位残疾人,可以是理事。这一步做到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再进一步,在省残联理事会里必须要有一位盲人、一位聋人。中国残联是做到了,我想中国残联做起来比各地残联容易一些,各省残联下一步也要做到理事会里必须有一位盲人、一位聋人,肢残人我们不再强调,关键是盲人、聋人。这里头很重要一点就是观念,观念必须得转变。为什么埃及的教育部长都能让盲人来当,咱们怎么当个残联的理事长就这么难,这里很大程度还是认识的问题。所以我想随着认识的改变,我们残疾人联合会的代表性会日益加强。各个专门协会,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作用。
四、目前阶段,我们各个专门协会应当做什么?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我们应当做的,而且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个人考虑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专门协会各位主席认真思考。首先,我觉得就是维权,要维护本类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盲人打官司,有时残联出面没有多大用处,但是盲协一出面,问题就能很好解决,效果往往不错。像邵佐夫被公共汽车撞死这事,由于残联出面,政府干预,盲人也参与,最后多赔了家属三倍的钱。在维权问题上,专门协会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维护本类残疾人的利益。当然不是无理取闹,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在法制的范围之内维权,残疾人是不能受歧视的。各级残联的信访部门,一定要和各专门协会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应该发挥群众团体的优势,请专门协会介入到信访工作中来,为各类残疾人伸张正义,维护权益。
其次是要了解本类残疾人特殊的需求,向有关方面反映。每一类的残疾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他特殊的困难,特殊的需求,这个往往是健全人很难体会到的,也是其他类残疾人很难体会到的。专门协会首先要着眼于本类残疾人特殊的困难,特殊的需求,要向执行理事会反映,要向政府反映,要向社会呼吁。一个是向有关部门反映,让有关部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给残疾人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向社会反映,向社会反映就是要形成市场,我们的用品用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关键不是我们力度不够,主要是没有形成市场,为什么形不成市场,就是残疾人自己本身不知道需要什么,厂家不知道需要生产什么,供需没有勾通起来。过去有个体办聋儿语训的吗?有个体开助听器商店的吗?现在到处都是,为什么?聋儿语训我们干起来了,大家知道聋儿语训能够给聋孩子解决他一辈子的问题,好,个体办聋儿语训的有了,而且收费还很高,比办幼儿园还挣钱。我们专门协会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把残疾人的需求,变成一种社会的需求,在初始阶段,我们可能需要找厂家,定点的生产,找个别的人去研制,去开发等等,等形成气候以后,他变成一种市场机制来运作,就不成问题了。在这方面,专门协会应当负有主要的责任,反映本类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有的需要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有的需要向残联理事会反映,纳入到工作计划中,安排到具体的工作里;有的需要向社会来反映,来呼吁,勾通供需,形成市场。
第三是团结本类残疾人,形成凝聚的力量。各级残联应该说是残疾人之家,各个专门协会应当更多的组织本类的残疾人开展一些活动,开辟一些场所,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残联能不能成为各类残疾人的家,让他们到这里来感到亲切,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把活动开展起来。各类残疾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盲人的特点就是抱团,喜欢集体生活,集体行动,都在一起的时候心里感到踏实。所以盲人协会不妨经常组织些能够团结本类残疾人,增强凝聚力的活动,这是专门协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第四要介入具体的业务工作。介入具体的业务工作,并不是我们各个专门协会都自己单独去开展业务工作。比如说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就是为盲人造福的大的康复工程,几年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盲协要来搞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不现实。只有作为政府行为,才能够从各个医院抽眼科医生组织成医疗队;到哪儿去,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得出来,得授旗;医院里腾出手术室,组织病源,从边远的山区,把病人接来,检查适合不适合手术,安排手术,手术完了以后给予经费的补贴。
就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我们的疏忽在于,宣传了这么长时间,派了这么多批医疗队,没有把盲人协会的旗号打出来。每次的出发仪式也好,电视里面的宣传报道也好,能不能把盲人协会挂出来,完全可以。这就增强了专门协会在社会里的知名度,也使得本类的残疾人对这个事情更加认可,增加一种亲切感,让复明的盲人感到政府给我做复明手术的不是一种恩赐、施舍,而是我们自己的组织在做一件谋福利的事情。我们工作往往考虑的不细,只强调效果、强调效率,而不考虑事情做完以后,怎么样去扩大它的影响。所以今后各类业务工作,能够吸收各个专门协会参加的,各个专门协会要积极的参加,要作为倡导者,作为主办者,但是不要去具体地操作。因为具体地操作,除非单拉一套系统,不然很难办。
前一阶段,我们的基金处和中国移动公司募集了200部手机,100部赠送给台湾的聋人,100部给中国聋人。开始基金处做了一个分配方案,我说:这不是你基金处能分配的,把聋人协会找来,由聋人协会分配这100部手机。聋人协会根据他们了解的,谁是聋人中的积极分子,谁是聋人里的领袖,谁最需要这手机,给了他这手机,不是说他自己方便,而是对工作有好处。聋人协会提出100人名单,基金处去执行,按照名单发放。这样聋人协会并不需要组织建立一套系统,而是现在的办事机构就把事办了,聋人协会打出去了,工作做得比较圆满,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听到反映说哪一部手机分配的不合理。为什么没听到反映,因为聋协最了解情况,最了解哪个聋人在聋人里有威望,给他大家不会有意见。
其他各项工作也是,完全可以请专门协会进来。过去我们往往强调忙,一拉进来又增加好多的事,这个观念本身就不对,还是觉得各专门协会给我们增加的是负担,是累赘,是额外的,就没有考虑这件事这么做效果会更好,会事半功倍,这也是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在作怪。有些同志提的也比较尖锐,说社会上歧视我们盲人,政府部门对我们也是另眼相看。确实有这种情况,一想到一个盲人进入到机关里来,进入到理事会里来,首先不是考虑他是盲人的领袖,盲人的代表,工作上必须要由他来做,而是考虑工作上他会给我们增加多少麻烦,我们得给他配备什么。我们不能对残疾人着眼点老是他不能做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各级残联,特别是个别负责同志得转变思维,在工作中,必须要树立这样的思想:为残疾人服务,尊重残疾人,平等地对待残疾人。
在具体业务领域,以教育为例,盲童的教育现在入学率只有50%多,是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比例最低的。朴方到新疆发现新疆的盲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只有4%。1987年我们搞全国抽样调查的时候,全国残疾儿童,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的平均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近10%。那时候全国盲童的入学率达到6%,十多年后,新疆的盲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只有4%,连10多年前全国的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这个首先是政府的责任,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每一个公民,包括残疾儿童少年的权利。政府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残联有没有责任?也有责任。
首先我们没有一个一个认真地查,哪个盲童没有入学呢?提交给政府,哪个村,哪个镇,叫什么,几岁的盲童没有入学,只要你把这个名单提交到政府面前,政府绝对不会说我不解决,他哪怕强调困难,拖延一段,最后他也得想办法解决,这是宪法规定的。我们盲协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应不应当介入这个工作,我觉得我们盲协应当把这个事情做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徐白伦同志也是个盲人,他现在就开展金钥匙工程,跑完江西、跑内蒙,推广随班就读,一体化教育,解决了不少盲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的问题。我们各级盲协、盲协的主席,能不能把这个事情也作为自己的一项责任来推动他,这不需要花钱,不需要有更多的工作人员。就是发现一个,给政府提交一个,发现没有能够上学的盲童,就把他的名单交给政府,就找政府部门,就找教育主管部门。
第五就是进行自我教育,提高素质。我们各类残疾人,包括健全人,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作为盲人来说,这方面的任务同样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把盲人团结在我们专门协会的周围,不断地提高整体的素质。特别是各级盲协,我想拜托大家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发现人才,要推荐人才。往往我们一说起这方面来,感到确实应当配盲人干部,应当配聋人干部,但提不出人来,我相信800多万的盲人,上千万的聋人,不会没有,关键是我们眼界太窄,没有发现。我希望各级盲人协会,能够在本类残疾人中积极推荐优秀的人才,我们组联部专门在电脑里设置了残疾人人才库,你们推荐的名单,我们都输入电脑里面,经过考察,经过实践的锻炼,在这里面产生我们本类残疾人的领袖,产生各级残联的领导干部。各级盲协主席有责任做到这个事业后继有人。朴方同志这两年考虑得非常多的就是下一届理事会的领导班子、党组成员怎么办?因为我们这些人年龄都到这儿了,这个往往比抓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更重要,关系到事业后继有人,事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我们各级盲协主席也要考虑考虑,在我们省、我们这个范围之内,有哪些杰出的、优秀的人才将来可以作为我们盲人事业的带头人,对他们给予培养,给予锻炼的机会。现在还是个科员,没关系,赶紧锻炼啊!现在不锻炼,将来就更来不及了。所以这方面,我希望各个专门协会也把发现人才、推荐人才作为自己的工作。
五、各级残联的理事会要高度重视专门协会的工作,加强专门协会的工作力量,使专门协会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现在有不少省、市残联的专门协会工作搞得不错,搞得有声有色。比如说北京,有专门活动室,有盲人服务中心等等,搞得很活跃,他们想了好多的办法,争取社会的支持和援助,现在又搞电脑室,各类残疾人都去上网,都去操作电脑。上海也搞得不错,聋人协会搞得更有特色,黄埔聋人协会经常聚会。还有浙江、辽宁、厦门、广州、青岛也都搞得不错。像大连拿出一间房子作为专门协会的办公室,但一间房子绝不是衙门口,就是办公。五个专门协会分五天,星期一是盲人协会活动,星期二是聋人协会活动,星期三是肢残人协会活动,五个协会五天。到了星期一,盲人们都来了,墙上贴壁报,贴守则,贴工作规则,五个专门协会比着来,你出的这样,我出的比你还精彩。结果五个专门协会互相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势头。五个专门协会搞得都很活跃。今天你组织象棋比赛,明天我组织乐器比赛,就一间房子,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工作活跃起来了,所有残疾人都把这儿当家了,都来参加活动了。像杭州,肢残人搞得不错,各地公安对残疾人摩托车非常反感。杭州的肢残人协会把开摩的的集中起来,要求遵守交通秩序,协助交通警察来维持秩序,不是残疾人驾驶残疾人摩托车,咱们帮助交警抓,残疾人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咱们替交警来对他进行教育。结果交警不但不再取缔摩的,而且跟他们交上了朋友,要是在路上行驶碰上一点儿困难,交警首先来帮你。我觉得这个专门协会工作开展到点子上了。我们不是给社会找麻烦,增加负担,我们是协助社会来进行管理,既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又取得了社会的认可。专门协会像这样开展工作,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多数的省、市恐怕专门协会还是处于一个不是很活跃的状态,各级理事会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要投入更多的力量,使各专门协会的工作活跃起来。
在组织上要有人员的保障,组联部门要有一名干部专门负责专门协会工作,给各协会主席们当好秘书,当好助手,把专门协会日常工作能够开展起来。要保证各专门协会的主席能够参加重要的工作会议,了解残疾人工作的全面情况,今后我们理事会一些重要的工作会议,应当吸收各专门协会的主席参加,使他们对全面工作有所了解,并且提出意见,哪些工作专门协会可以完全介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把工作关系一定要拉得更紧。许多相关的文件要给盲协主席看。相应的活动要有盲协主席参加。从场所来说,应当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为专门协会提供一定的场所。特别是省、市残联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可以像大连,拿出一间办公房子,五个专门协会轮流活动,这恐怕不难做到。从经费方面,我们要加大对各专门协会活动经费的投入,从“十五”开始增加,中国残联带头,各个专门协会活动的经费一定加大,今年做明年预算时要把这个问题充分考虑进去。希望各省、市残联,分管的理事长们,组联部的处长、主任要把这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要想方设法挤一些经费给专门协会,使专门协会能够开个会,能够搞个联谊活动,如果再宽裕一点,能够搞搞调研。现在是市场经济,没有钱寸步难行。
这次研讨班以后,可能还要组织聋协主席研讨班、肢残人协会主席研讨班,两个亲友会主席研讨班,然后把各个专门协会提出的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报朴方、报党组商量,专门协会在工作上在哪些方面可以再往前推动一下,能够提供哪些保障措施,在下一次各省残联理事长工作会议上,我们要把专门协会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研究部署,提出要求。
(2001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