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各地简讯 /献爱心扶盲人家庭一把 义务家教走进残疾人家庭

献爱心扶盲人家庭一把 义务家教走进残疾人家庭

作者:全君兰
来自: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人气:1313
2008-03-17

 

      由社会爱心组织在广西南宁市开展的“爱在身边”为残疾人家庭义务家教活动,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已有8个盲人家庭得到义教帮助。3月16日,爱心义务家教志愿者在南宁市南湖公园再次开展活动,吸引了更多的爱心组织和人士参与,受助家庭增加到11个。约有150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盲人孩子会场找朋友

      3月16日,记者在南宁市南湖公园看到,在每个盲人身边,都有几个爱心志愿者引导他们来到“爱在身边”为残疾人家庭义务家教活动会场。会场还没布置好,好动的孩子们便按捺不住,拿起广播器、锣鼓东吹西敲。

      活动打出“一切为了孩子”、“尽一份热,发一点光”的口号,爱心志愿者与盲人家庭之间互相认识了解,并一起搞活动做游戏。很快,大家打成一片,不分你我地闹啊笑啊,灿烂的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南宁四中学生李爽告诉记者,他从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感到与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玩,很开心,希望能与他们交上朋友。

      李爽的妈妈说,知道孩子开心,她的心情更不用提了。由于她自身的残疾及工作关系,无法教育孩子,只好把孩子“托管”到亲戚家。与父母的交流少了,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她没得参加去年的爱心义教活动,这次赶上了,希望这个活动对她的家庭有所帮助。

      义教让盲人家庭受益

      去年的受助对象盲人吴秋月说,她的小孩读小学一年级,学校老师反映说孩子写字的笔画总写不对,因为看不见,遇到小孩问字怎么写,他们没法教小孩做功课,因此也影响到小孩,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从同学们来义教后,不但帮他们解决这个难题。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给孩子带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同学们在与孩子交流中,教孩子认字并能寓教于乐,孩子更容易听进去。“孩子听话很多,学习明显进步。放寒假时,义教的同学回家一段时间,小孩便天天问大姐姐什么时候再来教我学画画啊?”吴秋月说,她和孩子都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搞下去。

      盲人康春香说,大学生的到来,各显其能,给她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小孩谭鑫带来全方位的教学,这是他们作为父母无法做到的。在义教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学习变得自觉,成绩进步不小。还学会查字典,主动参加英语竞赛活动。志愿者还送给谭鑫一台电子琴、教学电脑,而且每次来都买礼物。她给志愿者公交车费钱,却没人收下。

      爱心人士排队“抢”义教对象

      据南宁市盲人协会副主席陶进介绍,去年的活动在广西师范学院爱心社和广西爱心天使网的帮助下,原计划是在5个盲人家庭开展义务家教活动。但更多的爱心人士得知这一活动后,纷纷要求参与,他们又联系到3个盲人家庭进行帮教。经过第一期的义教活动反馈,盲人家庭都希望把活动继续下去,同学们义教的热情也很高。因此这次活动把受助家庭增加到11个,但从参加活动的爱心人士报名情况来看,受助对象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爱心人士的需求。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在自愿选择帮教对象中,每一个盲人家庭身后,都排着长长的报名队伍。新加入的义教队员担心抢不到义教对象,义教结对子活动还没开始,同学们便与孩子拉“关系”,找盲人父母“攻关”,争取能参加家教。组织者考虑义教点过远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业,要求重新安排义教对象时,立即被几名女同学围住提出抗议。

      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院管理系大一学生陈军文,去年参与了谭鑫和雷顺海的义教,这次要求继续“霸住”原来的两名义教对象。他说,既帮助了别人,又能充实大学生活和实践,何乐而不为?

      当天报名参加活动的,除了广西师范学院爱心社的同学外,这次活动又增加了广西大学行健管理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这三个爱心社的同学们。一些在南宁的爱心人士、外国友人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和他的家人专程从武鸣赶来,报名参加了义教活动。陶进说,当天约有150名爱心人士参加。

 

录入:伊然 添加:2008-03-17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