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盲人风采 /用爱心回报社会 盲人崔健创办学校

用爱心回报社会 盲人崔健创办学校

作者:汤军 周建军
来自:北方新闻网
人气:3435
2008-08-04

 

      他不是诗人,却饱蘸心血与汗水,书写了一首壮美的人生之诗;他不是歌者,却凭着火热的激情唱响了一曲奋进不息的自强之歌。他将不幸当作河蚌育珠,给同样不幸的人点亮了心中的明灯。他就是通辽市残联副理事长、通辽爱心针灸推拿学校校长崔健。15岁时病魔无情地夺走了他享受光明的权利,从此,他开始了与命运抗争、和黑暗叫板的艰难人生路程。20多年来,他用超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光明,用爱心撑起一片天,成为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科尔沁草原人人崇敬赞誉的时代青年先锋。

      15岁失去光明

      7月25日,当记者走进通辽爱心针灸推拿学校时,崔健正在给一位患者做按摩。通过交谈记者得知,他是土生土长的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性格很豪放。15岁那年,由于视网膜发生病变,他失去了光明,被迫离开学校。那印满知识的书本,同学们欢快的游戏场景成了他永远的回忆。他每天在痛苦中挣扎,在黑暗中摸索。他不止一次跟父母说:“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继续上学,我不能这样待下去呀!”

      学习按摩

      1981年,一次机遇降临在他身上,通辽市民政部门将去自治区盲人按摩培训班学习的指标给了他。这个机会燃起了崔健心中渴求知识与美好人生的烈火。学习期间,他暗自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学出个样来,报答政府给予的关怀。为了尽快掌握学习深造的工具——盲文,崔健用去了全部课余时间。练写字,手上磨出了血泡;学摸读,手指冻得麻疼。但是,这一切都没能让崔健停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崔健成了班里盲文书写和摸读速度最快的学生,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被崔健的顽强毅力和好学精神所感动,他的盲文老师把自己心爱的盲文字板送给了他。

      两年的学习和积累,使崔健有了战胜自己、不断超越的信心,他立志发掘自己最大的潜能,以最高的极限来验证盲人的生命价值。

      1984年,已经参加工作的崔健,得知全国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将要举行,这位热血青年的斗志又一次受到鼓舞。他不仅报名参赛,还捧回了跳高项目铜牌。崔健说:“只要我的心还热,手还在,我就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出一片光明。”

      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成功,让崔健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之后,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取得了河南针灸推拿学校的中专文凭,后来又考进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批残疾人大学生,也是我区第一位盲人大学生。崔健告诉记者:“我是盲人,跟别人不一样,我要取得成功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多年的学生生活,崔健以惊人的付出,收获了他人生的累累硕果。他不仅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河南针灸推拿学校学习期间还入了党。他还博得了一位河南籍健全女同学的爱慕,与之结为伉俪。

      生活总是向着勤于奋斗的人微笑。崔健1991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科尔沁区,成为通辽市医院的一名按摩医师。他以那间小小的按摩室为舞台,全身心地投入到用推拿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上。一次,一位患者腰疼得不能站立,被人抬进诊室,崔健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细心诊治,待一个操作规程完成后,患者一下坐了起来,而且能下地行走。崔健虽然看不见患者高兴的表情,但是那种莫大的欣慰无以言表。按摩是个力气活儿,每治疗一位患者,他都要出一身汗。为了使前来求治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治疗,崔健总是早出晚归,尽量满足所有的患者。一个盲人,凭借自己的一双手,一年要为近千位患者解除病痛,他用汗水和医术赢得了患者的敬佩和信赖。人们在赞叹崔健高超医术的同时,也为他和善、谦虚、礼貌、认真的医风所感动。崔健多次被通辽市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医务工作者。理想与追求,意志与拼搏,勤奋与执着,艰辛与付出,给崔健铺开了一条宽广的人生之路,他也实现了“为自己的世界创造一片光明”的人生诺言。

      创办盲人按摩学校

      虽然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这些并没有让崔健感到满足,一个偶然的事件又让他那颗探索的心有了新的萌动。1996年的一天,科左后旗视残青年宝山在姐姐、姐夫的陪同下找到崔健,要求留下来拜师学技。崔健当时为难了,家里很拥挤,老少三代一家六口仅住50平方米的房子,哪有地方收留他啊!宝山走后,崔健陷入了沉思:有多少像宝山这样的盲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生活没有着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啊!崔健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所盲人按摩学校,让像宝山一样的盲人都能学到按摩技术,找到自己的人生希望。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了出来,找朋友,找残联,找政府,找了他认为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他们被崔健的执着感动了。1998年,浸透着崔健心血与追求的通辽爱心针灸推拿学校正式挂牌成立。这是通辽市由盲人自筹资金开办的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也填补了当时我区盲人职业教育的空白。摸着那块牌匾,崔健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崔健用自己的爱心为盲人撑起了一片天,搭建了一个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平台。

      学校建起来了,崔健白天上班,晚上给学生上课。一天下来,他的双腿都站得麻木肿胀,双脚得了跟腱炎,不敢行走,尤其是早晨起床穿鞋时,疼痛难耐。他让妻子给自己打上封闭针,继续工作。在崔健的精心教育下,一批批学员圆满完成学业。

      怀揣一颗感恩的心

      “社会给予我太多爱,我只能用爱心回报。”崔健对记者说。崔健时刻把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记在心里,他把帮助盲人掌握技能,视为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奈曼旗30多岁的盲人宋宝强两手空空来学校求学,崔健收留了他,待他毕业时共欠学费及生活费4000多元。毕业后,他用按摩挣来的钱还清了欠学校的钱。山东省一位盲人青年,生活无着,四处乞讨来到通辽市,人们看到他十分可怜,就告诉他到崔健的爱心学校学习按摩。这位身无分文的盲人找上门来,崔健不仅热情地接待了他,还收留了他。两年后,这位盲人学有所成,被崔健推荐到大连一家按摩院工作。为了报恩,他把第一个月的2000元工资全部寄给了崔健,并且称他为“恩人老师”。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当记者问崔健为什么把学校定名为“爱心学校”时,他说:“我是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中成长为一个残而不废的青年的,我深深体会到爱的温暖,爱的力量,爱的伟大,所以,我要以极大的爱心呵护经营这个学校,以极大的爱心回报社会。”

      桃李满天下

      崔健的付出得到了社会认可。1997年,他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1999年,被评为通辽市第三界“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他的学校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之家”光荣称号。2004年,他当选为通辽市第二届政协委员;2006年5月,被授予首届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同年12月,被评为自治区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

      如今,崔健的爱心学校已经成功培养出9届800多位学生,为近300位残疾生和特困生减免学费30万元。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去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有的回到家乡办起了按摩保健院,每月的收入都在千元以上。崔健凭借自己那股子不服输的精神,不仅为自己创造出一片光明,也让更多的盲人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录入:伊然 添加:2008-08-04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