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各地简讯 /江苏省连云港市残联:积极扶助盲人就业

江苏省连云港市残联:积极扶助盲人就业

作者:张垠
来自:连云港市残联
人气:1048
2008-04-15

 

      连云港市28万多残疾人中视力残疾的人有5万多,盲人是残疾人中困难最大、障碍最多的人群,是残中之残。我市盲人大都来自农村,又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生活非常困难。残联通过调查研究和到相邻省市残联取经,分析盲人虽然视力上有残疾,却具备了触觉灵敏,有较强的记忆力,灵活的双手,精神专注的特点,是从事按摩天然的优势。并针对我市这一现象,残联领导一致认为从事按摩业可以说是我市盲人最重要的就业渠道。

      一、抓培训,扫除盲人技能障碍。通过残联和市劳动保障局的努力,于1997年正式开办盲人首期保健按摩培训班,为了保证质量,聘请正规医院按摩医师为盲人授课,同时购置了标准的人体骨骼模型供盲人学习实践,使盲人基本上掌握了《解剖》、《经络》、《按摩学基础》、《保健手法》、《常见病治疗手法》等理论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结束后,邀请省劳动技能鉴定中心进行考评,颁发合格证书。现在看来,首批盲人保健按摩班的培训是成功的,学员毕业后有的开了盲人按摩院、所,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还带了盲人徒弟;有的外出打工,每月收入近2千元;他们都成了家,立了业,还能养活父母。

      从1997年开始,投资近百万元资金,先后举办了12期盲人按摩培训班。培训班每期结业时,严格按劳动技能鉴定中心要求就地考评,合格的颁发合格证书,不合格的一律不发证书,并要求下期培训时继续学习一直到合格。近12年培训出来的盲人保健按摩学员从业率达到了99%,培训的学员就像种子一样,在我市及全国带动着他们身边的每一个盲人。

      二、抓市场,扫除盲人就业障碍。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员实现就业,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残联领导意识到只教学员掌握技能是不够的,还要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只有大力发展盲人按摩事业,才是解决盲人就业的重要渠道。残联积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城管等部门开辟盲人就业的渠道,着力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大力扶持盲人自主创业、自食其力开办盲人按摩院、所。工商、税务给予减免税等优惠照顾,有力地促进了盲人按摩业的发展。十年来,全市共开办盲人保健按摩中心(所)近百个,在城区已形成服务网络,覆盖大部分居民社区。在每期盲人保健按摩班开学时,都组织新学员对经营较好、社会反响比较好的按摩院、所进行参观;经常组织经营较差的按摩院的盲人到经营较好的按摩院、所进行学习和取经。

      三、抓典型、激励盲人创业的积极性。残联针对盲人按摩业出现的典型,及时请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如《港城盲人高级按摩师第一人》、《港城盲人专利第一人的创业经》、《双目失明的宋长山自强自立路更宽》和宣传盲人按摩业新人新事《盲人推拿师的坚强人生》《盲人的世界不是对生活的埋怨,而是对生活充满希望》、《他找到了失去的光明》、《盲人“摸”出新世界》等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励了盲人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盲人按摩业的发展。

      四、抓管理,促进盲人按摩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保健按摩需求日益增长。港城街头,盲人按摩院、所越开越多,而到这些地方进行按摩的人也不断增多。但有些按摩机构打着盲人按摩幌子从事一些难以见得光的业务,还有些盲人按摩点的按摩师没一个是盲人,这在欺骗患者的同时,也影响了我市盲人按摩业的发展。引起了连云港市残联高度重视,为加强盲人按摩行业的管理,依法维护盲人的利益,残联同劳动、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依法对盲人按摩机构进行审核、年检和抽查,对不符合规定条件以及利用保健按摩场所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按摩机构及时进行限期整改、甚至处罚,直至吊销有关证明。残联加强对盲人按摩的业务指导,经常开展盲人保健按摩技能交流活动,教育和帮助盲人遵守职业道德,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使盲人按摩机构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录入:伊然 添加:2008-04-15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