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如何帮助视障人 /第三章 视觉康复理念

第三章 视觉康复理念

作者:
来自:
人气:114343
2008-07-19

 

第一节  国际社会有关“残疾”的最新理念


      “残疾”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遗传和变异的普遍存在,才使生物由简单到复杂地进化到丰富多彩的今天,并且继续进化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明天。这种新的物种对旧的物种来讲,就是某种程度的特殊或者变异。当然,这些变异中有的是病态的,有的不一定是病态的。在人类的进化中,也同样存在着变异。残疾人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

      长期以来,人们在如何认识残疾、残疾产生的原因上存在着很多争议和分歧。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模式:

      一种是“医学模式”的残疾观。它认为残疾就是损伤,它是由个人内部的生理疾病或功能混乱造成的。对付残疾的唯一办法是治疗损伤,对残疾个体进行专业的治疗,用特殊的训练来“纠正”个体的问题,调节个体行为,这样个体才能适应由明眼人所创造同时也只为明眼人服务的社会。

      另一种与之相对的是“社会模式”的残疾观。这种观点是在世界卫生与保健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及国际残疾人运动蓬勃开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残疾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医疗服务的重点也从治疗转移到保健。“社会模式”的观点认为,残疾是社会的残疾,是由于社会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而给有特殊需要的个体造成了生活的障碍。因此对付残疾的做法就是,社会通过提供辅助器具和对环境进行调节来帮助个体实现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模式更注重外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在当今世界,随着医学、科技、教育、社会学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对残疾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2001年,第五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名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文本简称ICF。该文本对“残疾”重新作了定义,它指出,残疾是对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的一个概括性术语。它表示在个体(有某种健康状况)和个体所处的情景性因素(环境和个体因素)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消极方面。

      这一定义是具有革新性的,它颠覆了人们对残疾的一般认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首先,这一定义对于消除人们对残疾的偏见和歧视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即使没有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的人也不可避免会在参与社会生活和活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从纯粹的理论上来讲,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是残疾的。这种对残疾的界定,不再是针对某一特殊人群。这种对个体所处状态的描述把所有人都涵盖到了残疾的范畴下。这样,人们对于残疾的认识不再是狭隘的和带有偏见的,“残疾”也就失去了它的标签效应。在这种新的定义中,残疾就像是人们得了感冒而不能去上班的状况一样,是很平常的事情。

      同时,这种新的定义考虑到了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因素,也就是说,身体功能和结构的损伤是残疾,活动的受限和参与的局限也是残疾,但这两者不是因果关系。例如,身体结构上存在损伤并不能就此断定在活动和参与上就必然存在限制。“身体的损伤 ≠ 活动、参与的障碍”。身体的功能或结构存在残疾并不能代表一切,不能说明残疾人是“废人”。我们仍然可以根据残疾成因的其他因素对个体进行支持扶助,让残疾人能够完成活动,参与集体。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应该认识到,明眼人也可能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限制,在某些时候也同样需要来自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残疾人的时候,我们要伸出帮助的手。如果有能力,我们要寻求合适的方法,让残疾人在他们的活动和参与中不受到残疾的影响,或是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从而让残疾人在生活中能忽略残疾的存在,提高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中的满意度,使他们达到“良好状态”。


第二节  对视障人的活动和参与


      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对视障人的活动和参与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指的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社会和态度环境。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观念环境。

      一、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指用品和技术。用品和技术主要涉及在个体周围环境中被组装、创造、生产或制造出来的天然或人造的用品以及产品系统、设备和技术。ISO9999技术辅助分类把其定义为“由残疾人士使用的、特殊生产的或通常可获得的用于预防、补偿、控制、缓解或降低残疾的任何产品、工具、设备或技术系统”。

      1.食品和药品

      视障人士的食品和普通人无异。当今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视障人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他们所喜欢的各种食物。

      至于药品也是因人而异的,视障人士可根据医嘱服用药物。

      2.交通工具和技术

      这一类别主要是指供视障人士在建筑物外移动的设备、用品和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视障人士由于视力上的缺陷,几乎没有可能自己独立驾驶机动车,但是在一些公共运输工具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视障人士的身影。在公交汽车、地铁和火车上,都设有残疾人士专座。视障人士可以通过交通工具往来于各处。

      3.通讯工具

      通讯工具主要包括人们在发送和接收信息活动中使用的设备、用品和技术,尤其指那些专门为视障人专门设计的通讯工具。

      根据2006年4月1日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233万视障人士,他们普遍存在获取信息难,与外界交流难的问题。如今,借助语音电话或盲人专用手机,视障人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人建立联系。

      在信息时代,网络也开始考虑到视障人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让视障人可以方便地了解网络,“网上盲道”呼之欲出。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研制成功了盲用电脑,这些电脑安装了能够让电脑说话的语音读屏软件。这些软件应用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每一步操作有语音提示,并可以准确“读”出计算机屏幕显示信息;准确的鼠标位置语音判断功能,可以读出鼠标的位置、点击的图标名称和网页上的文字,可以让视障人士像明眼人一样地使用鼠标。盲用电脑的键盘设计为6点式盲文标注,可以帮助视障人凭借触觉直观地感觉出键位。盲用电脑的研发成功无疑为视障人安上了一双电子眼睛,使他们也可以进行打字、上网、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电子文档以及使用QQ聊天等计算机操作。有了盲用电脑,视障人通过国际互联网了解外部世界成为可能,并为视障人提供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机会。

      视障人方便地获取来自网络的信息,要借助于两种途径:一是辅助软件的设计。它帮助视障人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辅助软件,像明眼人一样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二是网站本身的无障碍设计,即网站、网页上的全部内容都可以有效地支持基于辅助软件的访问,让视障人可以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世界里畅行无阻。

      4.教育用品

      教育用品主要是指视障人在接受教育时需要使用的辅助教育用品。

      学校应该为在学校就学的视障学生提供盲文课本或者大字体课本;应为视障学生提供点字机或者使用点字板时所需的较大的书桌或置物柜;应具备点字机、视触转换器、盲用电脑、点字列表机、录音机等教学辅助工具;还应具备专供弱视学生使用的弱视扩视机、视讯放大系统、放大镜、有放大功能的影印机等。

      5.文化、娱乐及体育用品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盲用文体用品,这些用品有利于视障人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增强体质,调节情绪。例如:

      (1)盲人五子棋:棋盘上有向上凸起的方格线,便于使用时可以触摸格子以放置棋子,且可以避免因触摸而使棋子移位的问题。黑白棋子有不同的触摸标志,很容易触摸区别,对弈的人不会拿错。

      (2)点字扑克牌:视障人可以借助每张扑克牌上凸起的点字,摸读到扑克牌上的数字,进而体验到扑克游戏的快乐。

      (3)盲人门球:比赛用球重量为1250克,内带响铃。球体的周长为76厘米。制作材料是被国际盲人运动协会运动技术委员会确定的具有一定硬度的橡胶。并且,盲人门球还是残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4)盲人足球:圆球形,足球周长为60~62厘米之间,比赛用球在410~430克之间。盲人足球内部设有发声系统,保证足球有正常的运行轨迹。当足球旋转滚动时能发出有效声响。

      (5)盲人篮球、盲人排球和盲人乒乓球:其大小及规格与一般篮球、排球及乒乓球无异,只是在内部安装了一个发声装置。

      6.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

      公共建筑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及服务对象不仅是自然人,而且也是社会人。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而且还得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如何应用工程的技术和艺术,利用现代科学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存愿望,是建筑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建筑为了人”是当前国际建筑界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在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不仅可以方便残疾人参与公共生活和使用公共设施,而且也是一个城市及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因此,在20世纪初,建筑学界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其目的是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

      对于视障人士来说,无障碍的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应包括以下几点:

      (1)盲道。盲道是指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障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障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001年8月1日起在我国开始正式实施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城市中心区、政府机关地段、商业街及交通建筑等重点地段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地段应设提示盲道,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及主要公共建筑设置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上口和下口及桥下防护区应设提示盲道,桥梁、隧道的人行道应设盲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

      盲道用砖宜为中黄色。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障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指行视障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如下图所示:

      (2)音响提示装置。音响提示装置主要是利用声音信息给视障人提供关于外界的信息。

      现在很多城市的人行横道处都有音导器。音导器伴随红绿灯的变化而发出不同的音响,视障人听到声音就可以知道能否过马路。红灯亮时,音导器不断发出节奏缓慢的“嘀-嘀-嘀”的响声;而在绿灯亮的时候则发出急促的“嘀-嘀-嘀”的响声,提示人们赶快过马路。

      此外,轿厢式电梯上下运行和到达时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系统。在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中也应设置音响提示装置,以告知视障人到达的地点等。

      (3)盲文说明牌

      由于看不到东西,视障人难以辨认一些建筑的文字标识。因此,有必要在很多公共场合设置盲文说明牌,使视障人士得到充分的信息。

      在交通建筑、医疗建筑和政府接待部门等公共建筑内应设置盲文说明牌;在楼道扶手的起点与终点应设盲文说明牌以及盲文地图;电梯的选层按钮应带有盲文;公交候车站也应该设置告知视障人士公交候车站站名、公交车线路和终点站名等的盲文站牌。

      二、 制度环境

      1.视障人服务机构及运作体制

      为满足视障人士的需要,在社会各行业要提供各种福利、成形项目和运作的服务机构(包括提供服务的人员)。服务机构可以由个人、协会、组织、机构或政府建立在地方、社区、地区、国家或国际水平上。

      在我国,国务院专门设立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综合协调有关残疾人事业方针、政策、法规、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联合国有关残疾人事务在中国的重要活动。协调委员会具体工作由中国残联承担,秘书处设在中国残联。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
秘书处
(设在中国残联)

地方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
(秘书处设在地方残联)

      此外,中国盲人协会是专门维护视障人士权益,为视障人提供服务的非赢利性社会团体。中国盲人协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专门协会,代表盲人的共同利益,反映盲人的特殊需求,维护盲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残疾人事业,为广大盲人服务。协会的宗旨是: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盲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政策

      政策主要是指地方、地区、国家和国际性的政府组织或其他公认的权威机构制定的规则、条例和标准组成的专门保护视障人士以及所有残疾人士的政策。

      据统计,全球现有6.5亿残疾人。在所有人类群体中,残疾人往往处于社会边缘,不被人们所重视。他们在实现个人潜能中受到生理、法律、社会的多方阻碍。

      联合国成立以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文件,包括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1971年的《智力落后者权利宣言》,1975年的《残疾人权利宣言》,1982年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等。1993年,联合国通过了有重要意义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多年来,这个标准准则虽已成为各国立法的参照标准,但仍不具备任何的法律约束力。

      2006年12月13日,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第一个人权公约,并于2007年3月30日向各国开放,进行签署,当缔约国达到20个时即正式生效。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草案的通过将使世界范围内的残疾人公民权利得到大大改善。这两个国际性的条约是保障所有残疾人权利的准则。

      在我国,随着国家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多项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法律政策。早在1982年,我国就将“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写入宪法。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是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国家残疾事业顺利开展的国家性法律。1994年8月又专门审议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保障残疾人士受教育的权利。除了这两项专门法律外,其他的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有专门针对残疾人的条例。这些法律法规保障了残疾人的社会平等权、人身权、教育文化生活权、财产权、婚姻家庭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以及行政司法救济权等权利。

      三、观念环境

      作为明眼人,我们很难体会视障人面对这个复杂社会时遇到的困难,这往往在无形之中造成了视障人与明眼人之间的隔阂。要帮助视障人,除了要建设好物质环境和制度环境之外,尤其重要的是要建设一个全社会关心和帮助视障人的人文环境。只有人人都积极帮助和关心视障人的生活,让他们体会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们在《礼记·礼运》中就提出要建立一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可以说,这与我们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我们要建设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正义的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帮助和关心残疾人,因为他们生活的幸福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关心和理解残疾人的理念下,即使物质环境和制度环境不够完善,也可以以积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使残疾人感受到他们是社会的成员,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同情和怜悯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帮助,首先,我们要更多地从思想上认识到视障人也是社会的一员,享有平等的权利,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尊重视障人是正确助残理念的一个题中之义;其次,我们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到视障人的需求,更好地帮助他们,因此,理解视障人又是正确助残理念的一个题中之义;再次,我们一直以来认为从经济上帮助视障人就是直接给予他们一些经济上的施舍和援助,但是更高意义上的帮助是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开拓他们的就业渠道,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因此,“授人以渔”也是正确助残理念的一部分。

      建设一个支持和帮助视障人的观念环境需要我们通过社会舆论加以大力地宣传。在我国,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都常常传播助残理念和思想,而且,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此外,像“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都会在全社会开展社会助残和残疾人回报社会的活动。要营造一个支持和帮助视障人士的社会环境,不仅要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关爱残疾人的人,更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形成助残的社会风气。


第三节  帮助视障人提高视看


      能力的基本条件视障包括盲和低视力两大类。盲是指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低视力是指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3。盲也并不是完全看不见。所以,明眼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帮助视障人找到提高视看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器官的生理机制

      人类唯一的视觉器官就是眼睛,眼睛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前者将外部刺激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后者激发视网膜上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反应,实现由光到神经冲动的能量转化的光感受功能,产生视觉信息。所以,视障的原因多在于这两个系统的病变或损伤。

      光感受机制的主要载体就是视网膜。视网膜是一层包含上亿个神经细胞的神经组织,按这些细胞的形态、位置的特征可分成六类,即光感受器、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神经节细胞,以及近年新发现的网间细胞。其中只有光感受器才是对光敏感的,光所触发的初始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即发生在光感受器中。光感受器按其形状又可分为两大类,即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研究还发现,视网膜内细胞联系的一般规律是几个视感受细胞与1个双极细胞联系,几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关。因此,多个视感受细胞只引起1个神经节细胞兴奋,故视敏度较差;但在视网膜中央凹部只有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只与1个双极细胞相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因此,中央凹视敏度最高。

      二、助视器

      光以及光的成像是帮助视障人提高视看能力的最基本的突破口。正是在这个突破口上,人们开发了各种光学性助视器来帮助视障人提高视看能力,方便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此外,还有一些不是通过光学系统的放大作用,而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的状况来增强视功能的各种设备装置,也属于助视器的范围,称为非光学性助视器。

      1.光学性助视器

      光学性助视器是一种借助光学性能的作用,以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活动水平的设备或装置。它可以是凸透镜、三棱镜、平面镜或电子设备。凸透镜可以对目标产生放大作用,放大作用取决于该透镜屈光度数的大小。平面镜或三棱镜可以改变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光学性助视器又分为远用和近用两种。

      (1)近用助视器。主要的近用助视器有眼镜助视器、近用(或中距)望远镜、手持放大镜、立式放大镜及闭路电视助视器等。

      近用助视器的原理就是将目标外观予以增大,即增大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从而提高辨别能力。其方法包括体积放大、距离放大、角性放大和投影放大四种方法。

      ①体积放大是目标实际的体积或大小增大了。当目标增大时,视网膜上的成像亦随之增大,视网膜上较多的视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即更多的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入大脑,使大脑获得更多的视觉信息,从而能够辨认目标。在这种放大中,外界目标增大时,视网膜成像亦随之增大,二者的关系是正比关系,即目标增大几倍,视网膜成像也增大几倍。例如,用各种凸透镜来放大书报上的字体,方便了视障人阅读的需要。

      ②距离放大也叫移近放大,即将目标向眼前移近而产生放大作用。当目标向眼前移近时,视网膜成像亦随之增大。如果目标从原来位置向眼前移近1/2,那么视网膜成像就可以增大2倍。例如一般的眼镜助视器,由于镜片的焦点很近,所以能够把物体放在近处看清。

      ③角性放大是指目标通过光学系统后在视网膜成像大小,与不通过光学系统视网膜成像大小之比。其最常见的光学设备是望远镜。当目标离眼太远或目标无法向眼前移近时,都可以利用角性放大作用。

      ④投影放大即把目标放大之后投影到屏幕上,如电影、幻灯以及闭路电视等。

      (2)远用助视器。到目前为止,唯一可用的远用助视器是望远镜系统。

      不管何种方法,其基本的原理就是通过放大作用来改善视障人的视看能力。

      2.非光学性助视器

      除光学性助视器外,帮助视障人提高视看能力的还有非光学性助视器,即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达到提高视看能力的目标。主要的方法有,改善照明、提高对比度、加强色彩差异、放大目标物、控制反光、合理开发利用其他感官通道等。

      (1)改善照明。照明对低视力患者十分重要,他们常常对眩目及对比度很敏感,所以控制照明对某些低视力者有时帮助很大。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低视力者需要较强的照明,但也有一些恰恰相反。照明应该根据低视力者致病原因和病理的需要来具体调节和改善。例如,一般黄斑部损害、病理性近视、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常需较强的照明。想要获得较强的照明,可以增加光源的强度,也可以移近光源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所以视障人灯具的选择一般要以可调节光线强弱、可移动灯臂的灯具为主,同时要有灯罩保护,避免光线直射眼内产生眩目。而另一些损伤或疾病患者,例如白化病、先天性无虹膜、球后视神经炎、角膜中央部混浊或核性白内障、白内障无晶体眼等,常需较暗的照明。

      (2)提高对比度。对比度是指由两个相邻界面的亮度差异产生的量值。对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鲜明艳丽。高对比度对于图像的清晰度、细节表现、灰度层次表现都有很大帮助。

      (3)加强色彩差异。强烈的色彩差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视觉的注意,这一点对于视障人来说同样重要。因此,在为视障人布置房间、教室的时候要注意这一原则。例如,白色的盥洗池上放红色的刷牙杯,浅黄色的墙壁上装蓝色的门等。

      (4)放大目标物。这里的放大不同于光学性助视器对于成像的放大,是指不借助光学设备,而直接放大目标物。例如,放大书刊或报纸的字体,为低视力儿童制造的放大的扑克牌等。

      (5)控制反光。有的视障人对光眩目十分敏感,解决这一问题的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反光。例如视障人使用的“阅读窗”。

      (6)合理开发利用其他感官通道。视障人由于感官代偿的作用,往往拥有超于常人的听觉、触觉、嗅觉。这些感觉经过训练和长时间的使用,都可以成为视障人的“眼睛”。例如,有一些软件可以把文字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使视障人可以用耳朵“看”书,语音手表也是同样原理。还有一些高科技的设备如声纳眼镜、超声手杖等,也可以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听觉或触觉信息,帮助视障人“看”路等等。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光学性助视器还是非光学性助视器,都是在改变光与光的成像的基础上来达到帮助视障人提高视看能力的目标。其实这一领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很大空间有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其中,开动脑筋,为视障人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助视设备,帮助他们提高“看”世界的能力。

 

录入:伊然 添加:2008-07-19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