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如何帮助视障人 /第一章 支持和帮助视障人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 支持和帮助视障人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作者:
来自:
人气:113684
2008-07-19

 

第一节  目标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是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发生着和将来还要发生的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

      然而,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还被作为宗教的附庸禁锢在神坛之中,蒙昧的观点认为,残疾人对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利益是一种威胁。因此,导致了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抛弃甚至消灭残疾人的野蛮行为。到了中世纪,情况才有所改善,残疾人被允许生存,但仍然是被人嘲笑和愚弄对象。直到文艺复兴时代,对于人性的关照代替了神的灵光之后,残疾人才得到人道主义者的同情,残疾人才在各种公立的或私立的救济所里得到可怜的照料。工业社会的发展与成熟,使得社会物质财富大大丰富,残疾人问题逐步得到了更人道的认识和更人性的解决。

      今天,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到,残疾人同样有着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残疾人在社会中生存,要比明眼人遇到更多的困难与阻碍,需要全社会成员的热心帮助,才能使残疾人获得更加宽松的生存环境而幸福地生活。

      胡锦涛同志曾在会见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职人员代表时的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满腔热忱地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帮助视障人,总的目标就是帮助视障人拓展生活空间、帮助视障人营造参与机会,以及帮助视障人实现生命价值。

      一、帮助视障人拓展生活空间

      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视觉的丧失,使得视障人无法感知周围环境,从而限制了其活动范围。生活空间被主动或被动地限制在一个熟悉的、狭小的环境里,例如家庭、学校,对于视障人来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一点,从城市的道路系统遍布盲道而很少见到视障人就可以得到侧面的印证。这又作为一种间接原因对视障人造成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如人际交往的缺乏导致其知识经验的不足,形成消极的人格倾向等等,影响了视障人的生活质量。

      造成视障人生活空间狭小的原因,除了视障人自身方面的因素,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例如,城市建筑的无障碍建设程度。然而,相比硬件的建设,人文环境的软件建设对视障人的影响更为重要。帮助视障人,需要在改善物质环境的基础上,改变人们对待视障人的态度,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从而使视障人能够有勇气和信心走出狭小的封闭空间,能够见识和领略到人类共同的社会物质和文化财富,开阔眼界,丰富思想,提升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二、帮助视障人营造参与机会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个体的社会化,不仅是社会通过各种规则、机制对人提出的潜在要求,同时也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内在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归属感的需求。视障人虽然被视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然而视障人在人的本质上与社会大众无异,他们同样有着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往往更为强烈。然而,由于受中国农业社会的传统影响,残疾人常常被视为“废人”,在参与社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重重困难。帮助视障人,需要使社会大众认识到视障人的困难而加以关怀;更需要使人们认识到视障人的能力,能够以公正而全面的态度看待他们,从而提供给视障人平等参与的机会,使他们的社会化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帮助视障人实现生命价值

      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是因为人能够直立行走,人能够使用工具,人能够使用语言,更因为人有着思想这一灵魂。对生命价值的追寻,伴随着思想产生的那一刻而产生。对追求实现生命价值的历史,就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实现生命价值称为自我实现,指个人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能,对社会做出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标。视障人的需要层次是和明眼人一致的,在视障人的心中,同样充满着对于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渴望。然而由于视障造成的客观影响以及由此而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视障人往往无法得到生命价值的实现,甚至连尝试实现机会都得不到。帮助视障人,需要帮助他们扩展生活空间、营造参与机会,从而能够使他们有能力、有机会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支持和帮助视障人,要本着平等、参与、共享的原则。胡锦涛同志曾在为《自强之歌》撰写的序言中指出:“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满腔热情地关心残疾人,切实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益和人格尊严,给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共享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平等、参与、共享既是独立的原则,也是整体的原则。

      一、帮助视障人,要本着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享有同健全人平等的权利。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残疾人与明眼人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帮助视障人,首先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偏见和歧视,正确理解视障人的特点和需要。明确视障人与健全人是平等的主体,残疾人需要的是平等的帮助,而不是怜悯的施舍。

      二、帮助视障人,要本着参与的原则

      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视障人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通过接受科学、合理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发挥其他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完全能够达到补偿缺陷、开发潜能的目标,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参与社会财富创造。而由于观念的影响,视障人的参与机会往往被一些无知的人所剥夺。

      支持和帮助视障人,就要本着平等参与的原则,正确认识视障人的不足与能力,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合适的参与机会。

      三、帮助视障人,要本着共享的原则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积攒起了十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度广博的文化知识,这些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因此,残疾人更加有权利来共享这些人类的共同财富。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视障人由于视觉的缺陷,导致了信息感知缓慢、活动空间范围的缩小、参与机会的缺失等,而无法真正地分享到这些财富。

      帮助视障人,就要本着共享的原则,多为视障人创造参与机会,使他们能够分享到这笔人类的共同财富。

 

录入:伊然 添加:2008-07-19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