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定向与行走 /第五章 无障碍设施与助行方法

第五章 无障碍设施与助行方法

作者:
来自:
人气:6976
2009-02-20

 

第一节  无障碍设施概述


      一、无障碍环境的发展历程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人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人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

      信息和交流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人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方便视力残疾人的有声读物等。

      20世纪初期,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物质环境无障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法规。

      二、我国无障碍设施的现状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它包括在城市干道、主要商业街、广场、步行街的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和提示音响等信号装置;市区和郊区在交叉路口及人行横道等处设置缘石坡道;在银行、公园、医院、电梯、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设置便利的设施。

      我国最早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1985年3月,当时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究会”,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生活环境”的倡议;同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为残疾人需求的特殊设置建设”的提案和建议。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1989年颁布实施。

      2001年8月1日,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又联合发布了重新修订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并将其中24条内容列为强制性实施条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增强,残疾人对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建筑物等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愿望和要求显得日益迫切。无障碍设施建设已成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必要条件,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国际形象。

      近年来,无障碍设施建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青岛等大中城市比较突出。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视力残疾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残疾人乘轮椅出行修建了缘石坡道。大型公共建筑物修建了方便乘轮椅的残疾人和老年人从室外到室内的进出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楼梯、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轮椅位、客房等)。但总的来看,《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同残疾人的需求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比,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

      三、我国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规、政策

      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国务院批准执行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以及“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纲要,也都规定了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任务与措施。

      1998年4月,建设部发出《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 (建规(1998)93号),主要内容是有关部门应加强城市道路、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区等建设的无障碍规划、设计审查和批后管理、监督。

      1998年6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若干补充规定的通知》 (建标〔1998〕177号),主要内容是切实有效地加强工程审批管理,严格把好工程验收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入口、室内,新建、在建高层住宅,新建道路和立体交叉桥中的人行道,各道路路口、单位门口,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居住小区等,均应进行有关的无障碍设计。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于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四、盲道及其使用

      (一)盲道(图5-1-1、图5-1-2)

      盲道是在普通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状的地面砖,促使视力残疾人产生不同的脚感,引导他们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使之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1.盲道砖面简介

      现行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规定盲道砖面分为两种:一种是条形砖面,引导视力残疾人前进;另一种是有圆点的提示砖面,提示视力残疾人前面有障碍物、该拐弯或提示有路口。

      2.不同砖面的作用

      目前通用的形式是:条棱砖——直行;大圆点——到达某具体位置;小圆点——止步。盲道作为无障碍设施的一种,使冰冷的道路生出无限温情,在给视力残疾人带来行路方便的同时,也体现着全社会对视力残疾人的关爱。

      (二)盲道的使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公共设施的日益完善,各地在进行城市道路改造时,专门设计和铺设了盲道。视力残疾人持杖行走时,利用盲道作为路标是最安全有效的,盲道不仅是城市文明的体现,更让人感受到社会人文关怀所体现的平等与尊重。在现实生活中,盲道成了视力残疾人安全行走的绿色通道,给视力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等带来极大方便。盲道已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分引人注目。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全社会要高度关注视力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引导更多的视力残疾人正确使用盲道,促使他们走向阳光,走向大自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提高盲道的利用率(图5-1-3)

      虽然盲道被越来越多的视力残疾人所认可,但盲道被占的现象时有发生,视力残疾人在被侵占的盲道上行走既困难又不安全,而且使盲道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为了提高盲道的利用率,政府部门要加强合作:做到盲道设计合理、规范,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盲道不被占用,而且在出现损坏时及时维护。

      只有盲道处于完好状态,视力残疾人才愿意行走在这真正的绿色通道上,才能提高盲道的利用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节  助行方法介绍


      一、简易助行器

      简易助行器是行走时作为提前探路、避免磕碰、简单地保护视力残疾人的助行器械。常见的简易助行器包括呼啦圈、儿童推车等。

      二、导盲犬(图5-2-1、图5-2-2)

      13世纪中国就有关于视力残疾人使用导盲犬的记载,系统地为视力残疾人训练导盲犬始于18世纪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建立了第一所导盲犬学校,探索了导盲犬训练的方法和视力残疾人与导盲犬协作的经验,1929年传到美国并迅速扩展开来。目前世界上有德国、美国、意大利、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国家有导盲犬训练基地。

      (一)适用者人选

      其实并不是每个视力残疾人都适合使用导盲犬,这要取决于视力残疾人的个人爱好、生活环境、运动能力、残余视力、年龄、身体健康条件、定向技能、安全意识以及能否与导盲犬和睦相处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用导盲犬的视力残疾人应具各如下条件:喜欢有狗做伴,爱行走且走路速度中等以上(5~6公里/小时),经常到户外活动,忙于社会事务,自己的残余视力有限且不足以维持定向行走,年龄在16岁以上,有较好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智力中等以上,情绪稳定、不急躁,安全意识强,信任导盲犬等。

      (二)导盲犬的选择与驯养

      导盲犬一般选择聪明、健康、性情温和、体重在20~35公斤左右的狗。

      导盲犬在8个月大时寄放到一般家庭里抚养至1岁;然后返回导盲犬训练学校进行服从训练、定向训练、与视力残疾人沟通的训练、拒绝执行危险命令的训练;再进行与视力残疾人的匹配训练,如性情、身高、生活地区、运动水平、残余视力、健康条件、定向技能等。

      (三)导盲犬的用法

      犬导盲的方法一般是给导盲犬戴一个大小合适的脖子圈,在脖子圈上面套一个长度合适的“U”形硬把手,行走时视力残疾人抓着把手,这样导盲犬的行走信息就可以被视力残疾人随时了解,休息的时候,解开把手让导盲犬自由活动。

      (四)导盲犬的优缺点

      1.导盲犬的优点 可以带领视力残疾人绕过障碍物;拒绝执行危险的命令;导盲犬行走的速度与人相近;促进视力残疾人进行社会交往。

      2.导盲犬的缺点 需要花费时间照顾喂养导盲犬;在一定的社交场合或场所不适用;有时导盲犬比视力残疾人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电子助行器

      电子助行器是一种协助视力残疾人定向与行走的电子辅助装置,它能够对某一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发射信号(如电波、超声波、激光等),使视力残疾人感知周围世界并及时反馈,对定向行走进行调节。

      电子助行器的种类有:林赛道路响声器(Linsay rusell pathsound)、激光盲杖、超声波导向仪、毛沃特感受器(Mowat sensor)等。

      使用电子助行器可以帮助视力残疾人获取更大范围的定向信息,提高定向行走的速度和准确性,有的电子助行器还可以对空中障碍物发出警报。但是,电子助行器价格昂贵、掌握使用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对地面起伏的感知性能不够灵敏,所以视力残疾人一般都不用它。

 

录入:伊然 添加:2009-02-20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