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8日,辽宁省盲协的“心灵物语?风雨同舟”语音聊天室向全国现场直播了一台别开生面的新春民乐联欢会,贵阳市残疾人艺术团的赖振德等部分成员演奏了《喜洋洋》、《茉莉花》等20余首脍炙人口的曲目,通过网络向全国人民,特别是盲人朋友送去了新春的祝福。这台联欢会就是由省盲协副主席王洪波在他家中组织的,这是王洪波组织盲人朋友参与社会的又一次重要活动。
现年34岁的王洪波,是贵阳市盲聋哑学校教师,贵州省盲人协会副主席,贵阳市盲人协会主席,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虽然不能目睹五彩的世界,但他却用心灵和实际行动照亮了自己的多彩人生路。用他自己的话说:“黑暗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要把这力量传递给广大的盲人,让他们用这力量去寻找光明,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1975年5月,王洪波出生于乌当区东风镇一个农民家庭,但在2岁时王洪波右眼患上了十分罕见的视网膜细胞瘤,不得不摘除了右眼。随着岁月的增长,他的左眼视力也越来越差,父亲带着他到北京、上海等地去检查治疗,发现他左眼也患上了同样的疾病,医学根本无能为力, 9岁时不得不摘除了左眼。从此,他双目失明,再也无法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
年幼的小洪波还不完全理解失明的后果,他最先的感受是不能读书了,学校是不会收一个盲人学生的。伙伴们也不愿和他玩了,他感到了寂寞。父亲专门为他买了一个收音机,小洪波就用收音机来学习知识,特别喜欢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随着知识的增长,王洪波强烈感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的出路也在于读书,“我要读书”成为了他的强烈愿望。普通学校不收,他父亲只好到处打听有无能收盲人读书的学校,终于知道了贵阳市有一所学校专收盲人聋哑人读书。1985年王洪波就来到了贵阳市盲聋哑学校读小学。他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十分刻苦。在学习期间,一位姓魏的盲人语文老师深刻地影响了他。这是一位知识渊博、教学认真、关心学生的老师,不仅教给学生们知识,更教给学生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做人的道理。同学们都很崇拜他,王洪波更是崇拜他,并暗暗立志,要以魏老师为榜样,从事教育事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小学五年很快就毕业了,1990年,王洪波又失学了,因为当时的贵阳市盲聋哑学校没有初中。在没有学上的日子,王洪波坚持进行自学,读课外读物,学中外名著,书读得越多,越坚定了他要读书的信念。1991年3月,听说昆明有特教学校能上初中,王洪波就来到昆明,希望能到学校插班读书,但无论他怎样要求,都被学校拒绝了,王洪波第一次感到前途渺茫。听说成都特校可以上初中,他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成都特校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到该校读初中。很快,对方回信,同意他去读书,但要经过考试。1991年下半年,他远赴成都市盲聋哑学校,经过考试,顺利进入该校读书。
在成都市盲聋哑学校,王洪波学习更为刻苦,经常学到深夜,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初二时他就立下要“考大学”的宏愿。自此,他开始自学高中教材,一头扎进了书海里,他白天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晚上自学高中教材。当时复习的一些科目没有盲文教材,他便请老师和朋友帮其朗读录成磁带,然后抄写成盲文笔记,到初三毕业时磁带已有几十盘,笔记本一尺多高,盲笔写断了几支,手磨出了老茧。1994年初中毕业后,王洪波冒着酷暑前往武汉参加了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入学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被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按摩专业录取,实现了读大学的梦想。因为基础比较差,为了学好按摩专业,他以沙袋练习按摩手法,手经常被练出血泡。他还主动找同学一起切磋,相互对练,终于练就了过硬的按摩技术,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
1997年7月,王洪波毕业了,在填报工作志愿时,他坚定地选择了当教师,并被分到贵阳市盲聋哑学校,成为了一名盲人教师,实现了自己读小学时的志愿。对于从事教育工作,此时的王洪波除了是实现小学时的理想外,还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从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以及大多数盲人都很难走出家门的现实中感到,只有教育,才是改变盲人的根本出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为盲人参与社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盲人就业主要是从事盲人按摩,渠道很窄。如果他们能接受更多的教育,掌握更多的技术,他们就业的渠道和机会就会增多。
对于自己钟爱的特教事业,王洪波全身心地投入。他主要教按摩课,有时也上语文、数学、自然、电脑。为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他认真备课,积极钻研特殊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他从事市级示范课教学,赢得了专家的好评,他撰写教学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并获得了省级论文评比表彰三等奖。在上按摩课时,他根据自己学习按摩专业的经验,结合盲人学生文化知识不高,但听觉和触觉敏锐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按摩,他除教学生理论知识外,每讲到人体穴位和按摩指法和力度,他就让学生们在他身上实践和体会,背经常被学生们按痛,但为了盲人学生能学好,他坚持让学生在他的背上实践。除了上好课外,他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针对特校学生性格特殊,情绪易激动的特点,他经常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对待生活,正确与同学们相处。由于他把学生们当朋友,学生也喜欢找他谈心,学生遇到困难他主动地关心和解决,学生病了,他就从家中取药给他们,深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之余,他还多次在省、市残联举办的盲人按摩、盲人电脑及盲人培训班授课,为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失明了,但王洪波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参与社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帮助盲人,如何发展残疾人事业。2003年王洪波被大家选为贵州省盲协副主席,2008年又当选为贵阳市盲协主席,对自己的这一新角色,王洪波愉快地接受了。能为更多的盲人朋友服务,本来就是他的理想和愿望,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早在2002年,修文县盲人文金华通过省电台《同在蓝天下》节目反映,他在家以竹编技术谋生,但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希望能找一个地方学习按摩,改变自己的生活。王洪波听了广播后,及时与他联系,并为他找了贵阳市最好的盲人按摩师,文金华学成后,每月的收入达到一千多元,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自从走上盲协领导岗位,王洪波为盲人朋友服务就更方便了。为了活跃盲协的工作,他积极利用盲人节、助残日、春节、雷锋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为了丰富盲人的精神生活,2007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他组织盲人朋友“看”了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专门请省电台的节目主持人为盲人同步讲解电影内容,这也是我省首场专门为盲人组织的电影。许多盲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电影院,“看”了平生第一场电影,非常感动,希望王洪波今后能组织更多的活动,让他们也能享受现代文明成果;2009年元月,王洪波不负盲人朋友期望,再次组织盲人朋友到电影院“看”了以我省残疾人陆永康三十年跪教事迹为原型的电影《水凤凰》。为了给盲人办实事,他代表市盲协与市残联一道,积极与贵阳市电信公司联系,促成市电信公司为盲人宽带用户推出优惠套餐,每年为贵阳市盲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几万元。为了让盲人能自行乘坐电梯,2007年他与道路标志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不干胶式电梯盲文提示标志,在贵阳市200多部电梯粘贴了盲文提示标志,为盲人自行乘坐电梯提供了极大方便。为了更好地帮助盲人,2007年12月,王洪波发起组建贵阳市爱心助残服务队,现已有志愿者50余人,分为购物、帮忙、朗读、家教等小组,为盲人提供了许多帮助,成为贵阳扶残助残的一道亮丽风景。2007年底,在助残志愿者组织的基础上,他还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盲人求助中心,将自己的手机作为盲人求助中心的求助电话,一年多来,共接到就业、培训、求助等咨询电话几百次,他均耐心解答,如需志愿者帮助的,他都热情地联系和安排志愿者上门为盲人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