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日从有关部门获悉,西安市将在217个路口增设盲人过街音响装置——盲人“红绿灯”。(6月9日新华网)
西安市是全国首批12个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之一,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被命名的城市。西安市有57.8万残疾人,盲人大约七八万人,近年来,西安市对城区内200多条道路、20个城市广场进行了专项改造,全市盲道铺设总里程超过700公里,占城市道路总量的50%,全市已建无障碍公厕506座,占公厕总数的45%。此次将在217个路口安置1736套过街音响信号装置。
西安市在设盲人过街“红绿灯”方面起步较早,早在2004年根据我国《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对人行道路设施和设计的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应设过街音响信号,根据国家建设部等四部委对“创建无障碍城市”验收的项目的要求。西安已在主要交通要道的八个路口安装了提示音盲人红绿灯。盲人通过滴答声的长短来辨别红灯和绿灯。
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在十字路口附近的电信杆子上安装有不时发出“嘟嘟”的响声的装置,盲人听见响声,四英尺高的地方有按钮。盲人持续按住按钮数秒钟后撒手,扩音器里传出一连串的语音信息,长达十六秒钟。其内容包括红绿灯的转换,车流的疏密,以及东西南北四条街的街名,等等。这样,盲人过十字路口就比较安全了。
而瑞士就更为先进, 瑞士城市的每个人行道边上,都设有一个黄色方型小盒子,上边画着一个拿杖杆的盲人图案,盒子的下方隐蔽处设有一个按扭。只要盲人按动这个按扭,他面前的交通指示灯就会在几秒钟内迅速变成绿灯,盲人无需等待,更无需竖起耳朵听指示灯的声音,只需抬腿就走。在瑞士,交通指挥灯都是自动控制的,而在设定指示灯的程序时,很显然这个按扭被排在了最优先的位置。
我国目前安装盲人红绿灯的城市虽然只有南宁、南昌、东莞、西安等少数城市,但他们的示范效应不久将会影响到全国,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安这次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与改进,217个路口安装盲人“红绿灯”,基本含概了所有的交通要道,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巨大的公益性工程,他通过音响装置发出的提示音,提醒盲人,让盲人和正常人一样,可以按交规安全顺利的通过人行道,目前为方便残疾人,世界各国都在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为残疾人提供最大的方便,我国的残奥会就是一个最为成功的范例。这种为盲人专门设计的“红绿灯”充分体现了西安市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对盲人的关爱,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已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这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进步。
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一种义务,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各个城市也应像西安市一样,尽快把这件事提上我们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尽早投资规划盲人“红绿灯”,为所有的残疾人提供最大的方便。
当然,目前西安市安装的这种盲人“红绿灯”的技术和设计以及他的推广还有待于继续完善和改进,这个要在使用中根据盲人和市民的反映来完善。比如,音响装置的噪音,夜间造成的扰民,等等。这个完全可以借鉴瑞士的做法,在电信杆上装上“红绿灯”的控制开关,而不使用音响装置,减少噪音与扰民。并永远是盲人优先,过十字路口不用等待,所有正常人、所有车辆的红绿灯都要让位于盲人的“红绿灯”。
不管怎么说,西安市安装盲人“红绿灯”标志着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走向成熟,也标志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的尊重与照顾,让残疾人真正体会到社会的平等和关爱,也体现了他们的价值,使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创造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