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触摸世博会,用心看世界 /盲人体验世博会

盲人体验世博会

作者:陈燕
来自:
人气:3078
2010-06-07

 

      很久以前,我看了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海伦·凯勒说,假如能让她看见三天光明,她的第三天光明就是想去看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她没有看到三天光明,但她去了美国芝加哥,她用触觉去感受了人类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我没有想过能有三天光明,但我也非常渴望去看看世博会。2010年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盲协举办的,触摸世博会,用心看世界的活动。我作为一名盲人记者走进了未来的世界。

      5月9日,我们盲人记者和盲人代表一行70人走进了世博会5号门。进入世博园区,面对的红色的物体听导游说这就是中国馆。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去看中国馆,所以我第一站就去了中国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馆,这是一间圆形的演播厅,是靠声光和动作让观众感受上海的发展。影片开始了,屏幕上展现出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我感受到似乎坐着马车走在街道上,我还能清晰地感受到马车的颠簸。街道两边放着老唱片,还有人在街边跳舞。我又坐上了黄包车,我坐的椅子在动,前面好像有人拉着车跑。我似乎置身于三十年代了。到了五十年代我又坐上了自行车,清脆的车铃叮叮当当的响着,旁边不时有汽车驶过。到了九十年代,我也能开汽车了,街边的高楼大厦飞速的向后倒去。突然座位晃得很厉害,我又坐上了宇宙飞船,时而在天空中俯视未来上海的全貌,时而钻进海底和鲨鱼嬉戏。未来的上海交通无障碍,不会有塞车的现象。当然,看到的东西都是我的助理给我讲的,但我也靠声音和动作体会到了上海的变化。

      我在中国馆里参观了五个小时,把56个民族的发展都看了一遍。

      下午我来到了主题馆里面的生命阳光馆。我感受到了残疾人用品的无障碍。我们进了体验黑暗区,里面一片漆黑,大多数人都不敢走。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眼前就是一片黑暗,所以我非常自如的引领着我的助理走。许多人说,如果我看不见了该怎样活呀,黑暗太可怕了。我听了若有所思,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也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从小的时候就渴望光明,非常渴望看见的世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时候,我选择了坚强和努力。世上没有什么人做不到的,只要去努力,就会有收获。

      我来到了台湾馆,台湾宝岛的景色用4D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我看到了大片粉红色,黄色,紫色,蓝色花朵组成的色块,同时我嗅到了阵阵的花香,好像置身于花海中…我真想去台湾感受那美丽的景色。我们到了二楼,这里有许多小屏幕,可以和中间的大屏幕连接,每个人都可以操作小屏幕放孔明灯祈福。我在助理的帮助下选了“梦想成真”后按下按钮,一个一米见方的红色孔明灯向我飞来,上面写着“梦想成真”。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把梦想深埋在心底。有的人会为梦想奋斗一生。

      我来到了德国馆,这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书。这些书和现在的书不一样,这些书的边上都有一个像耳朵一样的突出体,我把耳朵凑上去就能听到读书声。这太先进了,如果以后书店里面卖的书都能听,那么盲人就读书无障碍了。我们到了很大的一个厅,中间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声控球体。主持人指挥大家叫喊,这个巨大的球摆动起来了,大家的声音越大,球摆动得越高,真是大家合起来的力量大呀。

      我们来到了日本馆,这里有靠走路发电的设备,会指挥交通的机器人,会拉小提琴的和会做饭的机器人。以后机器人普及了我就不用做饭了。如果能研制出领盲人走路的机器人,盲人出行就方便了。讲解员给我们讲了日本未来的渔村。2030年日本渔村的家庭里就没有一样家具和电气了。墙上镶嵌着电视,看的时候按下按钮,一面墙那么大的电视就开始播放了,不看的时候这面墙就是一幅画。同样桌子,柜子,床都在墙上,用什么就按什么。连电话都在墙里面,来电话了只要一摸墙就出来电话了。这确实省了许多空间,不过我有点担心,如果未来的世界都是触摸屏,我们怎样生活呀。现在我就非常讨厌触摸屏的电脑和手机,可现在能买到的电脑显示器就都是触摸按钮了。盲人使用非常不方便。不知道未来世界有没有考虑盲人的操作,设计成突出的按钮。我还看到了世博汽车馆的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几十年后这款汽车普及了,我们的出行就真正无障碍了。

      我在世博会采访了三天,走了25个场馆,我充分感受到未来世界的低能高效。我憧憬着未来能有机器人引领盲人走路,能有汽车供盲人驾驶,能有一个绘图的软件盲人也能在电脑上画图,能有芯片植入到盲人的脑中,那时盲人就真的摆脱黑暗了。我相信在未来的世界,阳光,色彩,万物,在一个盲人眼中也会绚丽多彩。

 

录入:伊然 添加:2010-06-07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