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志军,是北京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副主任医师.1981年,我在排除一眼哑炮时,被炸成重伤,双目失明,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厄运使我经历了严酷的人生考验,也使我在顽强拼搏为社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感受到了生命的辉煌。
1991年,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授予我“学雷锋模范”荣誉称号,并授予一级英模奖章。同年11月,又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还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
1956年,我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喜欢体育,高二时被选入北京市击剑队,17岁获得全国男子重剑个人第8名。1974底,我从北京应征入伍。在部队首长和同志们的培养教育下,我很快成为军事训练的尖子,尤其是在刺杀、投弹、障碍、射击、游泳等项目成绩优秀,被选入过北京军区军体队参加全军比赛,多次名列前茅。在部队很快立功、入党、提干。应该说,那时我人生道路是充满希望和阳光的,就在这时,意外的事却突然发生了。
那是1981年,我们部队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搞营房建设施工。“七●一”那天,我和全排战士到工地上爆破拆除废弃的混凝土工事。施工中出现了一眼哑炮,战士们争着要去排除,当时,我想排除哑炮危险,就按住跃跃欲试的战士,自己前去排除哑炮。当接近炸点时,哑炮突然爆炸,我被掀翻在地,失去知觉,倒在血泊中。当战友们把我叫醒时,我努力想睁开眼睛,却怎么也看不见身边的战友,看不见那刚刚升起的太阳,这是我一生中最惨痛的时刻。我明白了,我的眼睛看不见、看不见了……我失去了双眼,失去了色彩,失去了事业和理想,也失去了明天。我才24岁啊!这样活着还有价值、还有意义吗?那时我不配合医生治疗,甚至用头撞墙 ,撕扯衣服。在几乎绝望的时候,部队首长和同志们来看望我,亲友来关心我,尤其是我的女朋友王萍,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她对我很好,可是我不希望她为我难过一辈子。我知道她第一次来到床前的时候,我心理很乱,我想极力控制自己,笑着对她说:“你走吧!再也不要来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王萍抽泣着安慰我说:“你的眼睛不行就不行了,将来还有我呢,要去哪儿,我用车推着你。”从此她每天陪伴着我,有一天我让她去看电影,怎么劝她也不去,就是一步也不离地陪伴我,当时我冲动地说:“你滚!你何必整天陪伴着一个废物!”她呜呜地哭了。值班医生劝她别太委屈,可她边哭边说:“我不是感到自己委屈,而是看他这样子太难受了。”伤好些了,她扶着我走出病房,拉着我的手抚摸小草、树叶,拉过来一朵花让我抚摸,她告诉我这是一朵杏黄天。当我闻到花香的时候,这鲜花美丽的色彩,仿佛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失明后第一次感受到的色彩,王萍用心良苦,她用这种方式呼唤着我珍惜人生,重新站立起来走自己的路。是的,我已经失去了许多,但我不能失去人生中最可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生的信念和军人的顽强。我曾是运动员,战胜过许多对手,那么今天要战胜的对手,不仅是身上的伤残,眼前的黑暗,更是我自己。一个能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强者。这就是“胜己者强”!
但当我摸索着开始重新学习生活的时候,寻常小事却变的十分困难,摸索着到开水,怕把手烫了,结果还是把手烫了;学着走路,踢翻了凳子,撞在墙上,眼镜撞碎了,两条腿磕得伤疤累累。就这样我学会了料理家务、做饭、洗衣服,还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摸索着做了一个长1.76米的三人大沙发,就连沙发套也是我试着裁的,虽然双手常常青一块、紫一块,被锤子砸出了血泡,但当,做成的那一时刻,我认定我的双手还有用,我爱人王萍更珍惜这个沙发,因为那上面有我的心血和汗水,更有一个残疾人自强自立的骄傲,一个人的骄傲。我重新学会了生活,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挺不住的人。
1982年,部队考虑我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安排我在家病休。可我不甘心在部队、社会、亲人的关怀下养生度日,我渴望的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此,我做了许多尝试,但是都失败了,一天,王萍给我讲了一个盲人用按摩为社会服务的事,使我心头一振。学习医学要用双手为患者服务,不正是我的人生支撑点吗?这时我似乎把我的生命都全部倾注于这一支撑点上,在家自学中医按摩、人体解剖、生理等基础医学书籍。中医按摩讲究手法治疗,练好手法是必须的,记得跟二五六医院赵老师学习滚法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困难,我的双手都残留着碎石片,用手背用力按在桌面上、水泥地上时,就钻心地疼。一次又一次手上的皮磨破了,手腕练肿了。我就这样坚持学习、掌握了一个又一个按摩手法。
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的一年多时间里,挤公共汽车是最麻烦的事,不是上不去就是下不来,有时候在车上不小心碰着、踩着别人,个别人甚至骂:“你眼睛瞎了!”“眼睛不行还不老实在家呆着。”就是这样,我先后去7个单位进修学习近3年。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之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后来我又考进了京华医科大学进行系统学习。学习要用盲文,由于大脑受过震荡,记忆力减退,双耳鼓膜穿孔,听力差,总是耳鸣,所以时常头痛、失眠,头发一缕一缕的脱落。学习3年,录音机就用坏了3台,磁带几百盘;由于看不见,标本和尸体解剖课,只能以手代目,利用课余时间仔细摸,反复练习。经过艰辛的努力,23门课程取得了平均98.4分的优异成绩,门门都是班里第一,被学校评为特优生。
在医疗实践中我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河北霸县的农民霍世昌,下肢瘫痪,家人背着他走访了北京、天津、河北多家医院进行治疗,都没有好转。他们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我,经一次点穴按摩治疗,这位病人竟颤颤微微地站了起来,4次治疗,就可以拄着手杖出门晒太阳了,患者的亲属十分感动,要送红包,请吃饭。我说:“这些都免了吧,病人能好,你们高兴,我也高兴,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比治好患者更值得高兴的呢?”最后,他们全家还是登门给我送了一块匾,上面写着“神医李志军妙手回春”。在我病休的9年中,按摩治疗骨伤科、内科、儿科患者2万5人次,全部是义务的,没收取一分报酬。
成功和荣誉只能陶醉半途而废的人。这时的我又把人生坐标移向了一个新的起点。我深知,少儿弱视、近视、斜视是困扰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多发病,重者会因眼底病变而失明。我是盲人,知道光明的宝贵;我是军医,我应该用我的双手为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保护一点视力,带去一点光明。然而,当时按摩治疗弱视、近视、斜视是个国内外医学难题,资料很少。我就和王萍到处查阅资料,拜访专家。在自己和王萍的身上找穴位的感觉,做试验,我5岁的儿子也成了小助手。一年多的探索,终于首创一套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根本;以现代眼科检查诊断为依据;以辨证调整、复合点穴为特点的“六位十分”按摩法,治疗有效率高达98%,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情报中心检索后认定:“国内外未见报道”,背许多眼科专家评定为:“开创弱视、近视、斜视治疗新的途径。”山东郓城患者李波,高度近视、弱视,左右眼视力仅有0.6、0.06,经一个月的治疗,双眼视力提高到1.5,患者家长高兴得把病房所有的患者请到附近一个酒家吃了一顿饭,并买了一块大匾送给我。两年后,李波的父亲来信说李波的视力仍保持在1.5。山东荷泽的一个患者叫郭彭,也是弱视,因母亲有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家人为给郭彭治眼病,把家里耕牛都买了。经过我近3个疗程的治疗,郭彭的眼很快从0.3、0.5提高到1.0、1.5,并且免收了他所有的治疗费,回家时我还给他送了一些水果。上路前,郭彭的父亲哽咽着对我说:“咋感谢你啊,李大夫,我不会说啥,我家里种了些棉花,等收了给你寄两个棉花套子来”。这几年我使2600余名近视、弱视患者改善了视力或摘掉眼镜,患者送来镜匾、锦旗、字画二百多件,寄来感谢信两千多封。
当我不断向新的人生高度攀登的时候,我也考虑一个问题,人怎样活才有价值。回想在我负伤失明之后,当时我为什么是那样的痛苦,甚至绝望。这痛苦、绝望不仅仅在于我失明的本身,更在于我认为因此而失去了事业,失去了集体、社会,我对社会没有用,我只能成为一个社会的包袱。后来我能为病人做点事情的时候,得到他人真心的感谢的时候,我感到生活变得愉快充实而有意义了。我觉得只有将我这残缺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去,只有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为患者治病、在为社会工作、在创造性的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和实践我生命的意义,在为人民服务中使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和升华。10年的努力使我从盲人成为副主任医师,更使我欣慰的是,1990年初,我终于告别病休,谢绝亲人的劝阻,毅然重返部队参加正常工作,在天津建立起全国第一家治疗儿童弱视、斜视、近视的李志军增视按摩中心。中心建立后,全国各地的患者蜂拥而至,预约排队数千人。一个按摩医生一天治疗十七八个病人就不算少了,可我每天要治疗三四十位患者,甚至50位以上,一天工作十个小时,最多时工作14个小时,就是节假日也不休息,有时就连吃饭的时候也常会接待病人由于过度疲劳,手指经常抽搐,胃病时常发作,但只要能挺住我都坚持上班,因为许多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住一天要化几十块钱,自己要对起病人。平常白天忙了一天,深夜还要动笔总结临床经验,撰写论文和科普文章。另外,还要挤出时间接待社会来访者和处理大量信件,就是在参加会议的宾馆里,在出差的火车上,甚至在街上散步时,都会有患者来治疗、咨询。这些年一共诊治来自全国各地和港台、日本、泰国、巴基斯坦、印尼、法国等地的患者超过5万人次。要说不累是假话,可我也有舒心的愉快,那就是当患者扔掉拐杖、摘掉眼镜向我说声谢谢的时候,当小患者高兴的告诉我说:“叔叔,天上的星星多了”的时候。
我时常想,我的能力有限,但假如我的生命是一只火柴的话,我希望它能够燃烧,把热献给需要它的人们,把光尽量伸向远方……
这些年来,我除了作好业务工作外,还到清华大学等30多所学校参加社会活动百次,被各地几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北京举办亚运会期间,我也和大家一样想为它做点什么,和王萍一商量,到亚运会集资部,捐了1035块钱。一个记者问我:“你为什么捐这么多钱?”我在信封的背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虽然看不见那雄伟的亚运场馆,也看不见那搏击的竞技场面,但在我心中却有这样一幕,那就是中华巨龙腾飞的壮景!”署名:一个盲残军人。我身边有个战士叫小李,他得知家中6间房子被洪水冲垮后,急得直哭。我给他请了假,又拿出我当月的全部工资,并给他买了一提包麦乳精、罐头、方便面,嘱咐他,把这些交给他那个瘫痪在床的弟弟。当他弟弟接到我给他的东西时,“竟呜呜”地大哭起来。小李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说不出来,我想不到还会有人想着我这样的人。”一次我乘109路公共汽车,我和王萍坐在最后一排,途中挤上来许多人,其中两位中年妇女靠在我的身边说:“这座都是给年轻人预备的,哪有咱们的份啊,你看眼一闭,多舒服啊!”我想站起来,正巧前面有一抱小孩的妇女,我们招呼她过来坐下。这位抱小孩的妇女见我站起来后,摸扶手几次都没有摸到,问王萍说:“他的眼睛不太好?”王萍说:“他什么也看不见。”听到这句话车上静了好一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这样做?”我觉得我虽然眼睛看不见,可在老人面前我是小伙子,在孩子面前我是叔叔,在群众面前我仍然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
这些年来,我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可党和国家、部队却给予我许许多多的荣誉,94年,又被集团军评为“四有革命军人标兵”,并荣记了二等功。国内媒介对我的情况作了大量的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10集广播剧《心中的阳》、中央电视拍摄了3集电视剧《拥抱太阳》。人民群众给了我更多的关怀。天津老人李国群,一天拿着报纸找到我说:“孩子,我不是来看病的,我是来看你的,你眼睛不好,还为大家做事,我敬佩你这样的人,我年纪大了帮不了你,可我还有三个儿子,有事你尽管说一声。"小患者苗苗,在治好眼病后,问妈妈,“叔叔的眼睛为啥看不见?”妈妈的解释孩子似懂非懂,可苗苗还是昂起头来说:“长大了,我要把叔叔的眼睛治好。”北京的初二学生贺琳治好眼病后,送给我一张照片,在照片的背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叔叔您虽然看不见眼前这五彩的世界,但在您的心中却囊括着一个更明朗、更美好、更温暖的世界,因为在您的心中有一轮太阳,愿您的太阳永远燃烧。”
一次北京花园村二小组织“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我和同学们一起登上长城,同学们对我说:“叔叔你放心的走吧!我们的眼睛就是你的眼睛。”当我登上长城最高点时,极目远眺,感慨万千,我多么渴望看看这美好的一切,我多么希望看看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脚下有大片的绿茵,这绿茵是由一棵棵小草组成,假如我是一棵小草,它不仅仅是一棵野火烧不尽的草,春风吹又生的草,更应该是报得三春晖的草,回去后我用盲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作为我人生的自勉:“一个盲人虽步履艰难,可他却要一步步走向太阳、拥抱太阳,和太阳一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