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二等奖作品 /李东辉 采风纪行

李东辉 采风纪行

作者:李东辉
来自:
人气:2242
2012-11-30

 

      今年初,参加了河北省第一届散文大赛,居然侥幸折桂。4月15日,颁奖仪式结束后,我和一批著名、非著名作家应邀前往位于运河岸边的一家酒厂采风。

      大概是读过几年历史的缘故,抑或是某种情结使然,一想到运河,心就生出几分悠远的柔情,如悠悠的运河水,思绪便穿越了千年时空,恰似春日运河岸边飘飞的柳絮,在历史的天空飘摇、寻觅。

      历史的真实常常以某种悖论的形态令我们于困惑纠结中梳理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命题。比如:历史上的暴君在给黎民百姓带来无穷苦难、把他自己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同时,他的暴政往往又给后人留下一大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商代的纣王、秦朝的赢政、隋朝的炀帝,想起这些令今人都咬牙切齿的名字,我们又会想起什么——甲骨文、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此刻,当我一点点接近那条承载了多少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数不尽的风花雪月、道不尽的荣辱兴衰的古运河的时候,脑海中满都是绵延不绝的船队、脊背朝天的纤夫、两岸轻摆腰肢的柳丝、芬芳吐艳的桃花、杏花,还有那分布在它左右的村落、镇市。千年运河,有它自己的小说,有它自己的散文,有它自己的诗歌,也有它自己的微笑与哭泣,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而今,我要去的那个古老的县城,那家古老的酒厂,又该是运河的什么呢?小说里的一个故事!散文里的一个细节!诗歌里的两行诗句!

      早在西周末年,周游列国、屡遭冷遇的孔仲尼就到过这个叫武城的地方,幸好这里有他一位名唤子游的门徒,且手中有点小权。落落寡欢的夫子坐着那辆破旧的牛车到了武城。子游就用当地出产的聚畅酒款待夫子。想必是仲尼先生平日饮食寡淡,抑或学生的盛情让他生出几多感慨与感动,向来斯文清雅的孔老先生居然喝高了——“子游献圣人兴致大酣”。由此可见,这里的酿酒历史之久远,酒香之醇美了。

      武城还有一个名字——贝州。称建于北周时期,此后不久,大运河凿通。从此,贝州的酒香便随着运河的风飘向江南,随着运河的水流向塞北。到了清朝,“喝贝州老酒,吃德州扒鸡”成了京城八旗子弟的时尚最爱。

      这家酒厂有新、老两个厂区。老厂区在县城里。新厂区位于县城西南部。我们这次去的是新厂区,这里是总部所在地。也是国家相关部委命名的“工业旅游示范区”。

      下午五点多,中巴车在新厂区广场缓缓停靠。我们走进了这里的第一道景观——酒文化馆。

      从一楼到三楼,妻引领我,伴着淡淡的酒香,清幽的古乐,边为我讲解,边为我拍照。她还不时拉着我的手,轻轻触摸那些可以用手触碰的展品。从四千五百多年前的德州黑陶到商代的青铜酒器;从文人雅士的篇章墨宝到酒道常识的介绍。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仿佛完成了一次穿越千年时空的酒文化履行。归来时,已是满身满心的酒香与沉醉!

      “诗酒大道"——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伴着春日清晨的朝阳,漫步在这条八百米艺术长廊,耳边是淙淙的水声,清澈的水从刻有古今名人诗词雅句的书卷状花岗岩上汩汩流淌,“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便从摩诘老人的笔下流到了我的心间。带着花香酒香的风轻轻拂过面颊,拂过伫立在大道两旁的雕像,阳光,春风,先贤,今人,我们好像正在进行这一次关于酒,关于诗,关于人的对话。

      浪漫的想象与诗性的创造可以给一什一物注入文化品质。比如这“酒仙山”。本来只是一个酒窖,然而,因了那浪漫的想象,诗性的创造,因了那书画名家的题词和山顶上以李白为首的“酒八仙”雕像,还有那一马平川的鲁西北平原的背景衬托,这酒窖便成了一道风景,一幅画卷,甚至被称为鲁西北第一山。

      顺着诗酒大道一路走着,不觉间有醉入心脾的酒香随风飘来,陪我们的是一位略带鲁西北口音的年轻小伙儿。他告诉我前面不远处就是发酵车间。缓步走进其中,小伙子一一介绍着酵池的大小深浅,每个酵池能装多少粮食,还有那硕大的炒锅所透出的古朴,等待发酵和正在发酵的粮食。这里的酒用五粮酿造,浓香型。所谓五粮,是指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五种粮食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先在大锅里翻炒,而后投入窖池,然后发酵,在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酵泥的催化作用下,五种粮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然后,就生成一种新的物质,通过各种工艺处理,就变成了醇香四溢,清澈如泉的琼浆美酒了。从五粮到美酒,其间的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转换,一回回折腾,似乎蕴含着某些值得让我们思索玩味的情与理。如果将我们的生命存在看作粮食,那么精神的升华和心灵的感悟便是那一滴滴珠圆玉润,醇香飘逸的酒了。而让生命发酵转换,精华凝聚的酵池便是纷繁复杂,五味杂陈的生活了。

      酒所富于人的文化品性或者说人赋予酒的文化品性决定了酒不是用来解渴的饮料。酒可以解忧消愁,可以寻欢作乐;可以送别壮行,可以接风洗尘;可以是告别的仪式,可以是重逢的狂欢;可以自斟自饮,对影成三人,可以聚众豪饮,燃烧出撼天动地的万丈激情;可以千杯不醉,因为对面坐着知己,可以把酒凌峰,问天索地……总之,酒与人一起构成了一道源远流长,纵横千万里的文化景观。

      新厂区还有一个景点,叫“古贝春湖”。一湖碧水波纹荡漾,鸭、鹅点缀湖面,似流动的音符。艺术长廊蜿蜒其间,让人流连忘返,然而,我没让妻带我去那湖。不是缺少性质,而是心里藏着一个小小的盘算。

      这小小的盘算跟一棵树有关。据说在老厂区,有一口老井,井边有一株老柳。老柳有一个名字——醉柳!据说每天清晨,当你走近醉柳,满树的翠绿散发出淡淡的酒香,片片船型的叶片挂满晶莹的露珠,用舌尖轻轻舔噬,清凉中满含宜人的酒香,那感觉有如品读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年轻的诗人曾围着“醉柳”写出这样的诗句——要走了,把一大把香酒偷偷藏进心里。不想,被老柳树逮了个正着。柳条绕住脖子,沙沙笑起来,脸,腾地一下红了。

      我暗自盘算,倘再来这里,一定带一株柳树,我要把它种在“古贝春湖”畔,说不定若干年之后,它也将成为一株醉柳,一个传说!

 

录入:伊然 添加:2012-11-30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