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盲人风采 /自强不息创事业,播撒真爱系盲人

自强不息创事业,播撒真爱系盲人

作者:王洪波
来自:贵州省盲协
人气:5331
2013-05-09

 

      彭小龙,男,现年35岁,高级按摩师,白云区自强盲人按摩中心院长。他10岁因病双目失明,少年时代,他饱尝了一个农村盲人的艰辛和痛苦,20岁时决心用学习和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家人的帮助、自身的努力、各级残联的支持,他成功了,从一名农村盲人成长为一家大型盲人按摩中心的  院长,成为徒弟尊敬的师傅,成为患者眼中的好医生。

      彭小龙是四川广安人,只读过小学三年级,10岁时病魔夺走了他的光明,从此调入了黑暗的深渊。看着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彭小龙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听着小朋友远去的脚步,他心里很想上学,但家里很穷,没有钱送他到成都上盲校,他只好无所事事,长大一点后,就摸着去喂猪放牛。村里人觉得他是另类,躲得远远的,他们异样的眼光让他感觉低人一等,抬不起头。到了十七八岁,他决心学一门技术,父亲给他请了一位编织师傅,他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用竹篾编箩筐、簸箕,为了做出一个产品,他往往要花许多时间,竹篾把手刺的血肉模糊,但他坚持着,为了告诉别人盲人不是废物,他坚持了几年,稍稍改变了一点人们对他的看法。

      1998年,父亲把他送到贵州都匀姑妈家,跟随盲人老师祝继吴学习按摩,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常常把手练得打起了血泡,他毫不在乎,坚持练习,短短的一年时间,他就掌握了过硬的按摩本领。

      1999年,他学成出师,告别了敬爱的祝老师,之身来到贵阳打工,他感觉到自己应该为更多的盲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为更多的盲人提供就业的机会,培养出更多的盲人按摩人才。2000年他毅然辞去了工作,一个人带着2000元钱来到白云区大山洞同新西路租下了一间50平米的民房,开始创业,开办了自强盲人按摩院。刚开始设备特别简陋,只有两张按摩床,铁炉子上安放一块木板就是他的饭桌。刚开业的时候,顾客寥寥,甚至出现过连续4天没有顾客上门的窘况。他犹豫了,难道是自己的选择错了吗,难道是自己的技术不够过硬吗?他考虑过放弃自己的追求,干脆回去上班算了。一位好心的顾客听说他的想法后,觉得这小伙子按摩技术扎实,为人厚道,品德高尚,就劝他坚持下去,他转变了主意,决心沿着自己的理想走下去。

      过了4个月,生意开始好起来,他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于是招了两个徒弟,再过了半年,招了服务员蔡芬,生意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好2002年,他在中霸开了60平米的分院,2005年又在艳山红开了100多平米的分院,三个按摩院能为20余名按摩师提供就业岗位。彭小龙的能力和为人赢得了服务员小蔡的芳心,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冲破世俗的观念,嫁给了彭小龙,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12年来,彭小龙的按摩院服务人数达30万人次,许多顾客慕名从贵阳、修文、西风、开阳等地专程赶来按摩,为上万人解除了病痛,成为白云区规模最大的盲人按摩院。彭小龙成功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没有忘记那些还身处逆境的盲人同胞,这些年来他培养了50余名徒弟,,他们在彭师傅这里学到了娴熟的按摩技术,有些徒弟现在仍然跟着他,有些徒弟出去创业,当上了老板。他特别关心按摩师,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教他们学电脑,带他们出去观光,按摩师们把彭院长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自强按摩院当成了自己的家。。

      一路走来,有创业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彭小龙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更多的盲人创造幸福的生活。前方的路也许还有很远很远,他坚信在各级残联的正确领导下,路会越走越宽,按摩院会越来越壮大,帮助的盲人会越来越多。

 

录入:伊然 添加:2013-05-09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