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采风创作 /朱雅俐 走进三峡

朱雅俐 走进三峡

作者:朱雅俐
来自:
人气:1784
2015-12-02

 

     接到宜昌笔会的邀请函拥有了一次远行的机会,这是期盼已久的一次远行。一次远行,在梦里酝酿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决定要去了居然有那么多留恋与不舍。虽然有母亲陪伴,婆婆还是千叮万嘱,孩子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问:“妈妈,这么远你们去能行吗?”我们能行吗?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二十年没出门了,母亲年迈而且晕车,我又看不清前方的路。为了让幼小的孩子放心我笑着说:“妈妈是谁?一定行的!”于是带着婆婆和孩子的担忧我们启程了,和母亲一起,走向宜昌,走向三峡!

     其实很多时候困难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一路上我们遇到了“护花使者”,她将我们母女直接送到了蹬上宜昌的列车。感动之余也多出一份感慨:谁说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啦?我们又遇到用行动用心灵温暖世界的人啦!

     踏上火车母亲兴奋得像个孩子,她把头贴在窗口,一团团黑影呼呼地后退,母亲高兴得手舞足蹈:“小丽,我看到山了,我看到真正的山了!”:我们是在平原长大的,母亲从未离开过生她养她的土地,家乡没有山,只有一座海拔109米的土丘,那个土丘便是我们以为的山,母亲对于山的认识仅仅来源于电视,而今能亲眼目睹真正的山难怪她 乐不可支。感受着母亲的快乐,我心头却涌起一阵莫名的酸涩:结婚这么多年了,我总是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从未好好的陪伴过母亲,更没有像别的正常孩子一样陪母亲出去游览过大好河山。忍不住拉住母亲的手,轻轻地依偎在她的肩膀上给她讲起我们将要到达的那个地方的风景:“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母亲静静地听我描绘着从郦道元的文章里了解的三峡,我看不清她的面部表情,但我能够感觉到她的期盼,感觉到她对大自然的向往⋯⋯我和母亲依得更紧了。

     列车终于将我们带到了宜昌。宜昌,楚地,它是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家乡,也是伟大浪漫诗人屈原的故里,因此这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被赋予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宜昌更因山水而兴,“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当年毛主席的伟大设想,经过几代领导人的规划和努力,如今变成了美好的现实。举世瞩目、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三峡工程让宜昌吸引世界瞩目,让我们心驰神往!如今宜昌就在我们脚下,三峡景区就在我们附近我和母亲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和伙伴们开会完毕,激动人心的时刻姗姗而来。组委会带着我们一群盲友和陪同踏上了游览的旅程。

     旅游车载着我们直奔夷陵游览区,母亲特地安顿我坐在窗口,许是希望我或多或少能领略到一点宜昌的美景吧。我将脸狠狠地贴在玻璃窗上,恨不得将玻璃顶破,可能看到的依然是一片迷茫,于是索性让母亲临窗而坐。母亲便成了我的解说员:夷陵的山不似郦道元描述的那样层峦叠嶂,那一座座山绵延起伏,顶着云雾就像一群群披着婚纱的少女。那一群群美丽多情的女子缓缓地移动着,变幻着引着我们进入坛子岭。坛子岭因其似四川人倒扣的泡菜坛子而得名,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爬上坛子岭,一阵水声涌来像层层叠叠的浪涌上沙滩又像风吹过松林,我寻找到那一道水帘了,那银白色的物体自坛子岭顶部泻下,奏出美妙的乐章。旁边一股股喷泉拍打着石块扭动着腰肢,就像幺妹火辣的舞姿。我陶醉了,直到母亲拉着我离开我才缓过神来。

 

录入:伊然 添加:2015-12-02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