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技信息 /摸得到的蒙羅麗莎-觸感畫助盲人享受藝術

摸得到的蒙羅麗莎-觸感畫助盲人享受藝術

作者:
来自:《无障碍数码科技通讯》
人气:1562
2016-12-30


     達文西名畫《蒙羅麗莎》的笑容早就家傳戶曉,但對失明或視障人士來說,這笑容跟畫作一樣,只是漆黑的謎。設計師Rico深信人人都有享受藝術的權利,於是花了五年時間,研發「觸感聽覺互動系統」,把繪畫和照片變成摸得到、聽得到的作品。

     Rico會先勾勒出名畫基本線條,再將不同色塊換成波點、直線、橫線等圖案,然後印在「發泡紙」上,變成一幅觸感畫(Tactile Painting)。「發泡紙成本不高,但上面的墨水加熱後會膨脹,圖案凸起,視障人士用手指便可摸到線條。」為此他更曾飛到紐約,在當地視障藝術組織學習觸感技術。

     觸感畫以圖案區分畫作不同部份,例如蒙羅麗莎的裙子和山景,便分別用點和橫線來表達。但研究過程中,他注意到一般觸感畫的不足:「這些圖案本身沒有意思。我便嘗試自創樹葉圖案,代表森林、樹木,以後大家一摸便聯想到自然景色。」

     除了觸感線條,蒙羅麗莎的眼睛、雙手和背景,亦分別裝有按鈕,一按便會播放導賞錄音,描述相關部分。Rico強調,這設計跟一般藝術館的做法大有分別:「很多藝術館的聲音導賞,只會完整描述整個畫面,視障人士自主性不高。我的設計就能讓視障人士親自揀選他想了解的東西。」

     訪問中途,Rico興奮地給記者展示一些畫作:它們驟眼看來像小孩塗鴉,而且是大師名作的臨摹,包括蒙羅麗莎、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的融化時鐘等;令人驚訝的是,所謂塗鴉原來出自視障人士手筆,都是他們摸過觸感畫後憑印象畫出來的。「他們真的可以畫出圖畫特徵,在旁邊看著他們畫畫時,我真的很激動。因為證明了結合聲音和觸感,真的可讓他們『看到』畫面。」

     「觸感聽覺互動系統」本來是Rico的博士論文,去年他決定成立製作觸感畫的社企「Beyond Vision Projects」。「我的研究得到很多視障人士幫助,與其只把論文留在圖書館,不如嘗試實踐,服務他們。」

     結果他的設計更贏得社企比賽,獲香港理工大學好薈社撥款,在今年(2016)八月舉行了以蒙羅麗莎為主題的展覽。最近,他又獲邀參加deTour2016,展品以香港為主題,包括天壇大佛、維港景色等名勝的觸感畫。

     為使更多人受惠,Rico一直主動向藝術館推廣,「我覺得博物館不提供相關設施,也算一種歧視,我正與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商討,將會為部份展品製作觸感聽覺互動版本。反而我接觸過本地博物館,他們常說沒有預算,令我有點沮喪。」

     deTour 2016《「觸感–聽覺」互動系統:Hong Kong Beyond Vision(預告版)》展覽於2016年11月尾至12月初在香港舉行


录入:伊然 添加:2016-12-30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