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三等奖 /

作者:顾春雷
来自:
人气:1643
2018-10-07


     四十年前仲夏

     叮、叮、叮……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惊醒了睡梦中幼小的我。我光着脚丫子,急匆匆地下床跑向屋外,只能看到父亲宽厚的背影,他在用力蹬着脚踏。去挣取一家的生活来源……看着屋前泥泞而狭窄的小路,我幼小的心里又冒出了一个想法:想要看看这条路到底通往何处。

     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可以说毫不起眼,在路的尽头,是略显宽阔的泥土路,虽不是车水马龙,但由于沿路住满了街坊邻居,她是大家出行的必经之路还算热闹。小路的中央略显光秃,越是往路的两边,则是稀稀疏疏地长满了各钟不知名的小草,也有苜蓿成片的长满沟壑。

     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自行车的压痕清晰可见,另外还有雨靴印、球鞋印……哈哈,这儿还有小脚丫子留下的印记,咦?还有小手印。不用说了,那是前两天下雨时我留下的。

     乡间的小路,今天回忆起来,总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芳香……

     也是在四十年前,跟小伙伴玩耍,不小心被小伙伴拿镰刀划破了右眼球,晶体溢出,造成了终身遗憾……

     随着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踏上了求学之路,也终于迈出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背上书包,踏着欢快的脚步,尽显天真的我知道了,跟我家屋前相连的泥土路,可以延伸到学校、工厂、商店……

     三十五年前的春季某天

     “突,突,突突突……”,冒着黑烟的拖拉机运来了一车车碎砖块和砂石,家南面的刘陈河边运来了许多石材跟建筑材料。“要造桥啦!”“要修路啦!”村民们奔走相告,当然,这当中的吆喝又怎么能少了我们呢?

     通过工人师傅和村里民众的齐心合力,家门前的小路变成了两米多宽的砂石路,南北两村之间的刘陈河上,架起一座水泥石拱桥。清晰地记得,大桥造好后,举行了传统而盛大的通车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手持稻草人在前,敲锣打鼓的在后,在鼓声、鞭炮声中第一个通过桥面。虽有疑惑与不解,但朴实善良的长辈们的做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河口桥从建成到如今依旧挺立在刘陈河上,在这么多年的岁月里,从没有出过一次交通事故,更没有人员伤亡,从现在看来,堪称奇迹!

     因为有了水泥石拱桥的连接,桥的两端便形成了集市与商铺,往日冷清的路上也渐渐热闹起来。当然,因为集市的形成,也使得童年的我们多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三十年前

     受益于路桥顺畅,交通的便利,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外出打工的也越来越多。父亲大人也是外出打工的一员。我们陈桥的建筑施工队当时可是名满全国各地!在那个时期,家里的草房也改建成明亮宽敞的红砖瓦房。

     再后来,由于发展的需要,门前的石子路改成了水泥路,而我也随着路的变迁也在不断的成长,求学之路依然在持续……1989年,中考,由于地区区划原因,我考上了刘桥中学高中部。那时候,通往刘桥有两条路。一条是沿刘陈河而走,砂石、碎砖、泥土不断交错重叠,在路上骑自行车得小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骑行到被汽车轮压下的车迹里。而另一条则是正在修建的通刘公路。虽说宽阔,但只要汽车或拖拉机经过,便会尘土飞扬……三年的高中生涯,也见证了她从泥土路渐渐转变为砂石路、柏油路……

     高中毕业后,我尽可能的融入社会,为生计,为父母不再为我操心,更为自己的将来,一直默默地思考着、努力着、追寻着……

     嘀、嘀、嘀嘀嘀……每天,伴随着匆匆而过的汽车鸣笛,从梦乡中醒来,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

     九十年代后期,屋前的马路两旁多出了行道树,路灯也成排的塑立在两旁。而家里,也由平房改建成楼房。一切都在朝着小康之路而前行!

     由于时代的发展,屋前的马路已适应不了当下的交通需要。

     2004年下半年,离家东面五十米的地方,市政府开始修建长泰路,双向六车道,外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总宽辐达二十五米,历时两年半,顺利通车。刚开始的时候,长太路上红绿灯很少,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路口与红绿灯出现了,一座座崭新的商品房与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公园、学校临街而起。原本宽阔的路面现在又觉得略显拥挤了……

     这仅仅是我身边的转变而已!而我们大南通的建设,则更加精彩,一条条高速路,一座座桥梁如雨后春笋般建设出来。苏通大桥,宁通高速……而我们国家,则更不用我来一一列举。

     太阳每天正常起落,我们的生活平淡而充实,随着一纸公文,我们的生活又出现了新意!

     2016年下半年,八月初,村里下发拆迁通知。我家所处的地方被政府征收了。目的是为了南通地铁一号线前期管道铺设。面对祖祖辈辈们留下的家业,面对着自己的出生地将面临拆迁,虽有无奈与不舍,但为了家乡故土的繁荣,我们听从政府号召,签字拆迁,由村民转变为安置小区的居民。

     小区附近,道路四通八达,街边商铺林立,而小区里,原来的亲戚朋友以及村民,都已变成了邻居!

     偶尔休息天,我还是会去已经成为工地的老家院落看看。也会走在原来陪伴着我一起成长的宁静的路上,倾听田园的呢喃。更会去扶着河口桥的栏杆,感受刘陈河的脉动……

     路,是一种态度;

     路,是一种洒脱;

     路,是一种承载;

     路,是一种挑战;

     路,更是一种期望……


录入:伊然 添加:2018-10-07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