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40位盲人在40名惠州学院志愿者的一对一帮扶下,走进市区红花湖景区,通过脚步和声音感受红花湖之美。40位盲人中,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2岁,部分先天致盲,从未见过色彩。
盲人因为视力障碍而行动不便,连出门走走也是一种奢侈。市民钟子娟先天致盲,尽管已经30多岁,但对她来说,惠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她第二次来红花湖游玩,相较第一次而言,今天的红花湖变成了有声之湖、有情之湖。她说:“这一次是带我们来红花湖走这个绿道嘛,我们很开心。很久以前来过一次,但是没怎么走,因为看不见嘛。现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就是说可能在这里走的、玩的高兴一点,时间长一点。希望以后有多一点机会可以出来,让我们更开心。”
参与帮扶的 40名志愿者主要来自惠州学院大一、大二年级,志愿者们一对一搀扶着盲人,带领他们从红花湖景区南门,步行到东门停车场,一路上为盲人讲解红花湖沿途各种美景。惠州学院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何肖杰说:“这个活动我们设计的就是,每个志愿者带领一名盲人朋友,在带领他们行走这个红花湖的过程中,我们志愿者就可以一边给他讲解一些周围的景色啊,让他通过身心,都能感受到整个红花湖的一个景区这样子。”
此次是市盲人协会首次举办该类活动,是促进残健融合的形式之一。市盲人协会主席曹洋介绍,目前我市大约有一万多名在册盲人,希望通过该活动,引起社会对盲人的关注、关心,同时也将盲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全社会。曹洋表示,第一大意义就是通过这一次活动,使我们盲人朋友能够走出家门,走出社会,感受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让我们盲人朋友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第二大意义就是说,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们残疾人这种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心态,来感染我们即将迈出校门的大学生志愿者,希望他们能走向社会变得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