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盲人风采 /盲人绘画: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盲人绘画: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作者:赵泽华
来自:
人气:3774
2007-03-16

 

      陶进的身份是"盲人画家",作品曾经在世界10多个国家展出过。这次他和老师曾柏良一起应邀进京录制"鲁豫有约"节目。

      和他约好,录制完节目后接受我的采访,他们坚持到编辑部来。陶进说,他多年阅读《盲人月刊》,很想看看各位老师。他说的是"看",说得很自然很随意。

      放下电话,我的内心充满疑惑。

      我觉得,画家和盲人是两个根本无法搭配在一起的词组,尤其当我听说陶进是一个天生的盲人时,更觉得不可思议:具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除了需要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手和一颗感悟生活的心灵之外,更需要一双明亮的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可是,一个从出生就生活在永恒黑暗中的盲者,对世界的万千色彩以及事物的形状、线条毫无认识,他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呢?

      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

      陶进是个很清秀的小伙子,还有点儿腼腆,他的话不多,回答提问时很简短,有时,他不直接回答,而是像个孩子似地对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好吗?

      但是,他始终微笑着,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脸上却含着阳光般明亮的微笑,那情景真的很动人。

      陶进的老师曾柏良是南宁残联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人,说话语速很快,而且记忆力惊人、出口成章、侃侃而谈。

      当我提出自己的疑问时,他说,不错,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它的创造依靠直觉和直观,但人们往往把这直观的"观"简单地理解为视觉。当然,眼睛是最便捷获得信息的渠道之一,但并不是惟一。而且,人的器官是有代偿功能的。

      "关于代偿功能,请您多讲一些"。

      曾柏良说,人的身体是高级的统一整体,各种感觉器官在神经中枢的指挥下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达到感知的目的。但是,当人的某个感觉器官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功能时,其他器官就能自动拓宽和延伸自己的"职责",以代替补偿丧失功能的器官。比如,通过测试我们发现,盲人对微弱声波的感应能力、对混合声响中的某单一声音信号的选择跟踪能力都比正常人高些。这就是所谓的代偿功能。

      盲人绘画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盲人有学习绘画的需求。改革开放使众多盲人走出贫困,有的还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追求分享社会文化的权利和自我发展。曾经有找我学习绘画的盲人说,我们比健康人更需要娱乐,比如,绘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放松,同时在这个"娱乐"自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作为一个"平等人"的价值,因为这才是我们去满足"自己"的时刻。而当盲人画家在观念上冲破"视觉"的限制达成目标,便真正体会到"等你逼近生命极限、把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做成了,这就叫无憾人生",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完善。

      您是怎么想到教盲人绘画的呢?

      曾柏良告诉我,他初中时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所残疾人工厂,工人们看不见机器却能熟练工作;看不到乐谱却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这给了他强烈的震撼。盲人也能绘画,这是他始终坚持的一个信念。通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曾柏良还研制出一套专供盲人绘画的工具,盲人通过手感的触摸,感受物体的形状,从而在心里形成自己的图形样式。

      他还经常带着跟他学习绘画的盲人学生到海边,让他们感受海风的吹拂、倾听海浪拍击礁石的巨响,带他们爬山,聆听鸟鸣、山泉和大自然的各种音响,感受攀登和行走的快乐,用触觉、听觉和嗅觉综合感应世上万物的形状、声音、味道以及意境,再用笔墨的浓淡和线条表现出来。

      "但是",我有些穷追不舍地继续发问:"艺术不是照搬生活,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高于生活实际体现了人的主观创造性,而盲人绘画如何体现自己的主观创造性呢?"

      曾柏良有些激动地说,中国绘画艺术的表达注重写意,而这种写意画最有利于盲人思维的发挥,盲人绘画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他们通过以手代目、以耳代目、以鼻代目,将重要信息反馈于心,再通过中国的毛笔、宣纸泼洒成画。似与不似是一种美、一种主观创造,它不仅指画面上的形象,还包括了盲人思想、气质、个性以及情感的追求,等于重新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既是外部的又是内心的,是用心灵感受和表达的世界。正如印象派绘画大师塞尚所说:"艺术不是直接描绘,而是我心灵的作品。"

      他拿出陶进的两幅水墨画《野趣图》和《我心中的岛》。

      《野趣图》以山石、流动的清水、袅袅婷婷的荷叶、荷叶上活泼泼的小青蛙和密集飞舞的蜻蜓,构成一幅生机盎然、趣味无穷而且动感十足的画面。而《心中的岛》则充满宁静、意境悠远:小岛四周葱郁的树木、风平浪静海面上的泛舟人和岛上古朴的房舍,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远离世俗的喧嚣,令人心驰神往。

      我因感动而无语。我知道,陶进描绘的其实也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平、从容而洁净。那不是一种强大和强势,而是内敛平和的,显示了心灵的潜在力量。

      ……

      很晚了,街灯和路边楼群窗户的灯光全部亮起来,我目送着他们远去。我看见,陶进很自然地把手搭在曾柏良的肩膀上,他们渐渐融进茫茫夜色。

      从那背影看上去,他们不像师生,而更像一对亲密的弟兄。

      我突然想到,这种并肩前行、相互搀扶的姿势,也应该是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写照吧。

 

录入:敬竹 添加:2007-03-16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