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三等奖 /团圆

团圆

作者:杨晓杰
来自:
人气:1646
2020-08-11


       人一安静下来,就容易想起陈年往事。今年春节,因失明平时很少出门的我原计划在家人的陪伴下,多出去走一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只能每天坐在家里,靠细数儿时的点点滴滴解闷儿。

       记得那年我6岁,父亲带我去市场买回一副春联、一些福字和五颜六色的挂钱儿。我拿着挂钱儿,斜着眼睛,对着窗户的亮光,仔细的看每个挂钱儿上面镂空的图案。挂钱儿上的图案真漂亮啊!有老寿星抱着一个“福”字的,有一个胖娃娃骑在一条大鲤鱼上的。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有一张绿色的挂钱儿,四角的图形特别像汉字。我欢天喜地的拿给父亲,“爸爸!您快看,这个挂钱儿的四角上,还有字呢?”。父亲拿着挂钱儿仔细的看了又看,把着我的手,依次指着让我念:“阖、家、团、圆——”

       母亲用一个小铁盆打好了浆糊,我帮父亲往福字、春联和挂钱儿的背面涂浆糊,父亲负责往门上、窗上和柜子上贴。转瞬间,屋子里就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我抬头问父亲:“爸爸!咱们家今天晚上做几个菜哦!”

       父亲想了想说:“今天晚上,咱家做6个菜。”

       “太好了!”我高兴的拍起手来。

       父亲、母亲继续为准备晚上的年夜饭而忙碌着,我往衣兜里装了些花生、瓜子和糖,跑出去找小伙伴们玩。天色渐渐黑了,小伙伴们陆续被家长喊回去吃饭,我也姗姗地走回家。

       咦!家里怎么这么安静啊!望着炕桌上孤零零的两个菜,我疑惑的问父亲:“不是说好6个菜吗?怎么才做两个菜啊!”整天满面笑容的父亲,一反常态的阴沉着脸说:“快吃吧。” 母亲也非常意外的不肯上桌吃饭。读高中的姐姐从外面回来,看了看父亲,又望了望母亲,什么话也没说,端起碗筷,低着头蔫蔫的吃起饭来。我吓得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回头间,我看见了不肯上桌吃饭的母亲,在一旁悄悄地用手背抹眼泪。

       吃完饭后,我一转身,忽然看见墙上穿着一身帅气军装的哥哥照片,心里想:或许哥哥在家,妈妈就不会这么伤心了。”

       哥哥是一年多以前入伍的,身高180cm的哥哥,穿上一身草绿色的军装,戴着一顶有红五角星的军帽,可英俊了!我抚摸着哥哥军帽上闪闪发亮的红五星,对哥哥说:“哥哥,哥哥,把它摘下来,送给我好吗?”

       哥哥疑惑的问我:“你要这个做什么?”

       我指了指自己的绒线帽说:“要是把它缝在我的帽子上,一定很漂亮!”

       哥哥被我的话逗笑了,他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说:“等哥哥当兵回来,连帽子也一同送给你,好不好?”

       我疑惑的问哥哥:“那你得多长时间才能回来呢?”

       哥哥告诉我说:“三年之后,哥哥就会回来的。”

       “那,三年又是多长时间呢?”

       “三年,就是过了三个春节,到那时,你就8岁了。”

       一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自从哥哥走后,我天天盼着哥哥回家,父母给我买的糖果和饼干,我舍不得吃,偷偷的藏到被格里。没过多久,父亲发现了我的小秘密:“你这孩子,藏这么多的饼干和糖干什么?再放些天饼干就不能吃了。” “不许动我的饼干和糖,这是我给哥哥留的。”我大声的对父亲喊。

       父亲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又笑着对我说:“不用给你哥哥留吃的东西,他要好长时间才能回来呢,到那时,饼干和糖就都不能吃了。” 听到这话,我用双手捂住脸,一屁股坐在炕上,更加委屈的大哭起来。“我不要哥哥当兵,我要哥哥马上回来。”

       又度过了两个没滋没味的春节后,哥哥终于复原归来了,被安排到国营厂矿做工人,我们这个五口之家终于又团圆了。哥哥回家那天,妈妈张罗了一大桌子菜,看着手忙脚乱的妈妈,爸爸打趣说:“你悠着点,别乐极生悲,再把做好的菜全喂了炕。”妈妈这才笑着向我们揭开了三年前年夜饭“六个菜变二个菜”的秘密。原来那些菜是母亲流着眼泪做完的。在往那张折叠的小炕桌上,摆放做好的饭菜时,母亲再也控制不住思儿的情绪,一不小心弄翻了小炕桌,做好的饭菜,全倒在了炕上。

       转眼间,正月15到了,我们这里有晚饭后走百步除百病的习俗。儿子拉着我和爱人,穿好衣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去小区的院里散步。从前喧闹的小区院里,如今变得空旷而寂静。儿子对我说:“妈妈,小区门口的保安真辛苦啊,这么晚了还没回家。”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母亲,懂得了哥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美好时刻,有多少人为了大家的团圆,而牺牲了小家的团圆啊!

       疫情无情人有情,居家隔离心相连。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不管是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是默默奉献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能早日团圆,阖家团圆,永远团圆。


录入:伊然 添加:2020-08-11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