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剧情:一个问题少年,暑假里在一位失明老人的正确引导下,主动帮助失明老人读书读报,改正成为了懂事孩子。少年长大后,经常去多所盲校做义工,他一直珍藏着一张报道老人为救学生导致失明而后成为作家的报纸。
旁白:雨一直下着,水雾迷蒙笼罩着万物。(打雷下雨声)。在四合院的东角,有一位老人倚坐在窗边,无光的眼睛望着坠雨的天,脸上的神情却是惯有的平静慈祥。
(开车刹车声)
旁白:院外,雨水中有一辆小车驰来,一阵急刹车后,随即有三人跑步进了隔壁的屋子,传来了谈话声。
老妇人:“(欣喜)哎哟,小楠来啦。”
小楠:“(闷声闷气)奶奶。”
男:“妈,这段时间我生意忙,暑假里小楠就在你这里住一段时间。”
旁白:几日后,老人一如往昔,拿着盲杖独自到不远的小广场散步。老人闻到了沁人的茶香,停下了脚步,和店主闲聊了起来。
老妇人:“放暑假了,前两天我孙儿住了过来。(叹气)。我那孙儿整天都躲在屋里,眼里只有手机,我有时候也劝两句,可青春期的孩子了,说了也没啥用。”
旁白:老妇人慨叹时,老人始终含笑静听。
旁白:次日,老人敲响了老妇人的家门。
(敲门声)
旁白:这个时间段老妇人通常在店里。小楠简单应了声,(应答声),不情愿地放下了手机,慢吞吞去开了门,疑惑的看着敲门的老人。
老人:“是小楠吧,你奶奶在家吗?”
小楠:“不在。”
老人:“哦,那能麻烦你帮我在信箱里拿下报纸吗,往常都是你奶奶帮的。”
旁白:小楠极不情愿地应着声,心不在焉地从信箱里取出了报纸,报纸有好几份。
老人:“我的是登载《窗边的小豆豆》书评的那份。哦,对了,我眼睛看不清,还麻烦你帮我读下文章,我想了解下发表出来的文章是什么样的。”
旁白:小楠那一双疲倦的,略带血丝的双眼中闪过一线光彩,对眼前能发表文章的老人心生崇敬,很快在报纸上找到了那篇文章,按照老人的请求读起来。
小楠:“(朗读)《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一本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优秀孩子……”
旁白:次日同一时间,老人又来到了老妇人家,敲门打断了玩手机的小楠,将一本书送给了他。
老人:“昨天你朗读文章挺好的,还带着一定的情感,我想你可能也对这本书感兴趣吧,那这本《窗边的小豆豆》就送给你,作为你读文章的奖励。”
小楠(接过书):“(低声)谢谢。”
旁白:数日后,老人来到老妇人家,依旧请小楠找报纸和朗读发表的文章。末了,老人和蔼地对小楠说道。
老人:“我发表的文章虽然好,但我更喜欢听你朗读的声音,很是清朗悦耳。”
旁白:小楠似有所思,点头时轻轻的嗯了一声。次日,老人照旧送书给孩子作为奖励。
(跑步叫喊声)
旁白:两三个孩子跑到了老妇人家,小楠正在看书。
其他孩子:“小楠,走,网吧打游戏去。”
小楠:“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我想看会儿书。”
其他孩子;“(嗤笑)切,书有什么好看的,你不去的话那我们去了。”
(脚步声跑远)
旁白:几日后,小楠主动敲响了老人的家门,送去了报纸并读了老人发表的作品,还特别讲了读书的心得。渐渐的,给老人送报纸、读文章、看书,成了小楠最喜欢做的事。老人也愉悦地与小楠分享自己的藏书。
旁白:夏去秋来,暑假已经结束了,老人散步到茶香处,老妇人跟老人打招呼。
老妇人:“(欣然讲述)我那孙儿啊,听他爸妈说,现在懂事多了,性子也开朗了。在学校学习也比从前努力不少,真的是太好啦……”
旁白:老人静静听着,欣慰点头。
(音乐)
旁白:许多年后,很多所盲校总能看到一名年轻热情的义工,他辅导过许多视障学生读书写作。他一直珍藏着一张报纸,泛黄的旧报纸上刊登着一篇报社采访一位老人的文章。
报道声:“在我们县城,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曾是一名山区语文老师,在一次进城为山里孩子买书时,突发意外为救孩子而自己摔下山丘,摔伤了双眼。然而,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刻苦学习盲人生活技能,并学习盲人电脑,投身写作,抒写真善美,发表优秀作品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