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各地简讯 /建残疾人之家 解残疾人之忧 宁夏残联全力推进残疾人之家试点建设

建残疾人之家 解残疾人之忧 宁夏残联全力推进残疾人之家试点建设

作者: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
人气:841
2023-11-22



       建设残疾人之家是宁夏自治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部署要求,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举措。今年,自治区残联联合自治区财政厅等八个部门(单位)下发了《全区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全区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建设作出具体安排部署,目前,残疾人之家建设已全面展开,尤其是在石嘴山大武口区朝阳、人民路2个街道开展的试点建设,为全区残疾人之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选点先行先试,多方联动保障。今年,自治区残联安排部署进行街道层面“忘忧草·残疾人之家”试点,结合开展主题教育,通过逐级实地调研,确定在石嘴山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人民路街道2个街道先行先试,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三级残联统筹联动,多次调研沟通协调,从政策宣传、选址设计建设,到探索运营模式各个环节,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街道为建设主体,大武口区民政、财政、卫健、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为建设指导单位,充分利用辖区现有资源,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大武口区政府将残疾人之家运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已投入6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之家建设,有力确保残疾人之家试点建设顺利开展。

       二、创新运营模式,强化服务功能。按照“社会组织运作、残疾群众受益”思路,严把“七有”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服务,做到一家多能、一园(室)多用,规范管理、安全运行。朝阳街道采取“3+N”模式,在开展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或文化娱乐3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依托朝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现有资源采取嵌入式,将残疾人之家服务内容融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托养等13项工作,打造各项服务为一体的街道综合性的实体化平台,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好管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50名残疾人提供送餐助残服务,解决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照护问题。人民路街道残疾人之家通过“1+3+N”模式,由街道牵头,依托工人街社区国家级“残疾人之家”、自治区级“阳光家园”阵地资源和就业创业资源、文体活动特色优势,分A、B两个区域进行打造,链接N方资源拓展N类服务,突出“就创业+文创制作”产销一体融合的残疾人就创业特色,通过引进口罩绳加工、工笔画、羊脂手工皂等项目,有计划地开展培训、签订订单,带动解决残疾人就业162人次,拓宽了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渠道。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助推残疾人就业增收致富。

       三、整合资源力量,高效协同服务。残疾人之家对统筹利用各方面残疾人服务资源,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关爱服务网络、聚合关爱服务资源、畅通关爱服务机制、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朝阳街道利用工人街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助残公益组织等功能,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助残服务。如:整合轮椅、助步器、拐杖、护理床、气垫床、制氧机、智慧产品等设备,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低偿租赁服务,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通过链接石嘴山市志愿者协会、市助残协会、火焰蓝志愿服务队、太西艺术团等志愿服务团队,定期为残疾人开展助急、助困、助行、助乐、助聊等志愿服务。人民路街道利用街道社会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法律援助站等辖区志愿服务资源开展基本状况调查、技能培训、文体娱乐、教育助学、法律维权、心理疏导、入户访视、能力评估等助残志愿服务,与共青团、红十字会等志愿者组建“阳光助力”“互助帮帮团”“心灵港湾”“雷锋车队”“好管家”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扶残助残志愿服务,累计服务100余名残疾人。成立“梦之光”非洲鼓乐团,带动辖区30多名残疾人开展音乐康复等服务,传递着民生关怀的温度,有效提升残疾人照护服务水平,打通了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录入:伊然 添加:2023-11-22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