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来才会有希望,不管了,先干着!”
这句话,是丽江市盲人协会主席林金江在和参加今年“圆梦助学、扶残助盲、爱心消费”勤工俭学(以下简称“圆梦助学”)的视障大学生聊天时说的话。
今年是“圆梦助学”开展的第五年,一年又一年,林金江依旧坚持着。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但是眼前,带着这些孩子先走起来就是她最重视的事情。
“我这个人,闲不住”
林金江,1973年生,出生时只有3斤重,体质孱弱,在婴儿时期双目因受到强光刺激导致视力退化,小学四年级,她的视力断崖式下降,上课看不清板书,只能连蒙带猜。于是在五年级,她成了学校里唯一一个戴眼镜的人。在那个时代,眼镜还是稀奇玩意儿,那些刺耳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眼镜妹、四眼仔……”这些来自周围同龄人的讥讽让她变得极其敏感,原本开朗的她变成了“哭包”,就在这样的心境下,林金江艰难升到了初中,青春期的她甚至想休学逃避。
在她16岁时,人生的转机出现了。林金江的父亲无意间看到了昆明盲哑学校校长的报道,于是萌生了让女儿去这里念书的想法,那时电子通信不发达,父亲就让她给昆明盲哑学校写信求学,或许是被她的真诚打动,林金江成功入学盲哑学校,并开始学习推拿按摩,直到毕业。
上世纪90年代,美容行业开始在云南逐渐兴起,1993年,林金江在学校的号召下重返校园学习了美容。毕业后的她自己开过按摩店,当过家庭主妇,也做过售货员,再到自己创业,她就是停不下来。
“我从28岁开始自己创业,一直到现在,就是停不下来,我这个人闲不住。”从小小的美容室,到现在的假发店和丽江市盲人青年成长实践基地,林金江有过艰辛也收获了快乐,她始终相信,美好生活是可以靠自己创造出来的。
“去学一门技术,
最重要的是能养活自己!”
2017年,在市残联的动员下,一直忙碌在自己事业中的林金江开始深入接触盲人群体,并在同年当选为古城区盲人协会主席。从这一年起,她上山下乡,设身处地了解丽江盲人的生活、受教育的情况、就业环境等等。次年,她当选丽江市盲人协会主席,直到现在,她依旧是市、区两级盲协主席。
在从事盲协工作的这些年,她感受到了视障群体融入社会的不易,特别是那些视障青少年。因为自己亲历过,所以对他们的处境也格外关注。于是,林金江努力将这些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带到自己身边,为他们推荐学校,让他们感受关于残疾人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温暖,让孩子们不再封闭内心。
贺平宝,永胜县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人,林金江在市残联盲协一次关于“信息无障碍助盲到基层”活动时遇到了他。那时,贺平宝刚满18岁,先天双目失明的他一直只能待在家里,不爱与人沟通,双耳也因为中耳炎未及时医治而听力受损。看到这样的情况,林金江的心又急又痛,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孩子带出来。
出于对孩子的担心,经过几番劝说,贺平宝的父母才终于愿意“放手”。在林金江带着贺平宝回丽江的途中,他的父母半小时就打一次电话,很是担心。现在贺平宝不仅到玉溪跟专业的师傅学习盲人保健推拿按摩,父母也放宽心“不闻不问”,完全信任了林金江。这其中,林金江究竟付出了多少心力不言而喻。
“我每次看见这些孩子不去学校念书,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就很难过,所以我不厌其烦地去劝说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让他们去学习一门技术,以后能够走进社会,最重要的是能养活自己!”讲到动情处,林金江不禁红了眼眶。
也正因为她的这份坚持,不少孩子亲切地称她为“林妈妈”。这位“林妈妈”带着盲人孩子们,努力地追寻他们的梦想。
让盲人孩子们也能追梦
今年是“圆梦助学”的第五年,林金江带着这些追梦的孩子,再次启程。
“我叫陈明超,今年23岁,现在就读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学习中医康复治疗专业,毕业以后,我想参加盲人医疗按摩考试,考取资格证,以后有机会的话想进入医院去上班!”这个叫陈明超的男孩阳光帅气,看不出一点视障的影子。
陈明超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失明,起初,他还能用眼睛感知世界,直到14岁,视力急剧下降,最后失明只剩下光感。那一年,14岁的陈明超刚上初一,在学校里他没有朋友,沮丧自卑,像受伤的雏鸟,将自己蜷缩在巢穴中。
在家休学一年后,他去了大理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按摩推拿,在那里他认识了和自己一样的同学,那颗受伤的心灵也慢慢治愈。2021年,从特殊学校毕业后,他便到丽江诚心盲人按摩店打工,也在这一年,陈明超的大妈联系到了林金江。
大妈向林金江讲述了侄子的事情,林金江听后很是感慨,直到现在她还在说:“要是我早一点认识他就好了,以孩子具备的条件我可以推荐他去更适合视障孩子发展的学校。”
陈明超是半工半读,2023年,他通过了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的考试,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大一刚放暑假,他就来参加“圆梦助学”。
“我想开个小店,
忙够了就去旅游、去看世界!”
像陈明超一样选择参加“圆梦助学”的还有余红。戴着厚厚眼镜的余红内向不爱说话,这是林金江第一次见到她时的印象。在不断熟悉和了解后,林金江发现这个女孩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
“余红是一个思想很独立的女孩子,她也很‘潮’,就是那种标准的新时代新青年,很多时候我也能从她身上学习到网络上的新东西。”看着余红,林金江满眼笑意。
金牛座的余红有土象星座该有的务实和明确的职业目标。先天性白内障的她在3岁接受手术后便一直戴着眼镜,但这并不影响她努力上进。余红就读于普通学校,虽然参加了高考,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在林金江的推荐下,她到昆明盲哑学校复读一年,通过盲人单考单招考上了全国唯一一所以推拿命名的学校——洛阳推拿职业学院。
余红说道:“我以后要继续从事我学的专业,做针灸推拿这方面的工作,我今年才21岁,毕业以后先沉淀几年,去跟着老师傅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然后开一个自己的小店,忙够了就去旅游、去看世界!暑假在林老师这里勤工俭学,能挣到一些生活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希望能锻炼自己的实操技术。”她的语气坚定,充满希望。
“她不仅是大学生,
也是残疾人运动员!”
“杨晓莹,她不仅是大学生,也是残疾人运动员呢!”林金江骄傲地介绍着这位女孩。和余红一样,她也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在她7岁安装人工晶体前看不出世界万物的形状,7岁手术后,她的视力有所改善,但视力范围和距离依旧受到很大的限制。
2023年,杨晓莹通过残疾人单考单招考取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康复治疗专业,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除了上大学,2022年在丽江市残联选拔运动员备战云南省第十二届残运会时,她通过了盲人跳绳项目的选拔,加入丽江代表队参赛。而今,杨晓莹在康复治疗专业的学习中摸索着,未来她有更多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参加这次“圆梦助学”的三位大学生,他们不卑不亢,用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栽种着关于未来的种子。
让爱心成为筑梦的力量
在丽江市盲人协会,按摩床上的顾客正在享受“圆梦助学”年轻技师的服务,肩颈保健推拿按摩是他们的拿手项目,肩部按摩、颈椎放松、背部推拿,每一次按捏他们都认真仔细。
熊琪虹,是来店里按摩的顾客。按摩结束后,她动了动肩膀,很是放松。她说:“林老师,这些孩子的手艺还是不错的,按完我都舒服多了,现在来按摩我自己也享受了,还能给孩子们一些帮助,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店里的客人不多,很多都是林金江的“老熟人”,大家得知有“圆梦助学”活动,几乎每年都会来奉献一份爱心。
今年的“圆梦助学、扶残助盲、爱心消费”活动,有养生三伏贴、脊柱保养推拿按摩、肩颈保养推拿按摩三个项目,由三名相关专业的视障大学生实操,专业的按摩康养专家指导完成,为大家带来舒适的按摩服务。
小编也在视障大学生的盛情邀请下体验了一次肩颈按摩,舒服的手法让小编直接进入睡眠模式,起来后觉得自己又能再写10篇稿子!据林金江介绍,此次活动每个项目的收费为40元,顾客也可随喜为三位视障孩子捐献爱心。
每次见到林金江,她总是笑眯眯的,有点话痨的她总爱和我们分享很多故事。
“‘圆梦助学’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是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一定会干下去!在市残联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我要让这些孩子学会活下去的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离开前,她依旧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