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与仪器的关系
钢琴的音律全部调准以后,再弹奏起来,会给人们一种美感,听起来很舒服,这是钢琴各音谐和纯正的关系在听觉上的正常反映。
但是,人们所感觉到的这种谐和性与闪光音仪或其他频率测定仪器所测试的精确数据却并不一致。例如,纯八度音程是纯净谐和的,其频率比为1 : 2,如a1一440次/秒,高八度a2 则应为880次/秒,但是,精确地按这种倍频关系计算的数据调整音律,其结果人们听起来反而会感到高音偏低,低音偏高,很不舒服。这是由于人的听觉上的习惯性。这种习惯性是人的听觉(包括调律者及演奏者都在内)所共有的为此必须使钢琴的音律适应这种共有的“习惯性”。
实验证明,演奏者认为满意的是调律师凭听觉调准的钢琴,而不是用仪器调 律的钢琴,而这种凭听觉调好的钢琴,如果再用仪器测试,就会发现它的音高,形成一条有规律的偏离曲线。下面是我们在1 963年和1979年两次测试的(平均值)曲线纪录。
第一次测试是在1963年8月13日。使用的是上海产立式88键中型钢琴,在室温28 0C的情况下调准音律后进行测试。平均值曲线为高音至小字二组c1音以上至c5 逐渐偏高达30音分(计算音高距离的单位,一个平均律半音等于100音分)低音至大字组A 以下至A2 逐渐偏低达30音分.
第二次测试在1979年4月14日。采用西德产斯坦威(STE—INWAY)立式88键钢琴,在室温22 0 C情况下调准音律后进行测试.平均值曲线仍为高音至c5 逐渐偏高30音分,低音至A逐渐偏 低30音分。
两次实测证明:高音偏高,低音偏低,是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任何一个好的调律师,认真调好的钢琴,演奏家认为满意,并适合于演奏,其音律自然而且必然符合这样一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