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盲人风采 /抚顺58岁盲人“大侠”为村里修出10米山路

抚顺58岁盲人“大侠”为村里修出10米山路

作者:
来自:《华商晨报》
人气:3126
2007-05-28

 

      30年双目失明,靠着手里的树枝,他上山砍柴,侍弄庄稼,甚至还给村里修了一条石路。

      为人豪爽的他,被乡亲们叫做“张大侠”。

      手就是眼摸着就能除草

      早就听说抚顺县后安镇佟庄子村有个张大侠张登举:他双目失明30年,不但能上山砍柴、侍弄庄稼,还为村里修了一条10米长的山路,昨日,记者专程拜会了这位张大侠。

      张大侠家的青瓦房被青山绿水环抱,院内是黄灿灿的苞米和堆放整齐的柴火。

      “什么大侠,都是他们给我起的外号,不过爽快点罢了。”听到记者称呼他张大侠,58岁的张登举满脸堆笑地“辩解”。

      他正蹲在地里除草:侧着脑袋,把头尽量靠近地面,混浊的眼睛一眨一眨,双手轻轻摸索着垄沟,寻找着杂草。

      他的手简直就是眼睛:手指轻轻触摸叶片,再捏一捏,就能辨别出哪里是苗,哪里是草。

      “30年了,这点本事不算什么。”张大侠说。

      张大侠家的门一年四季大多数时间都敞着,他“诡秘”的一笑:只要一有风,门就吱呀呀的响,找到了门,就找到了家,然后我就可以烧火做饭,听收音机、睡觉。”

      也曾遇险砍柴走到悬崖边

      1977年,张大侠因视网膜脱落,玻璃体混浊导致双目失明,此后,他一直生活在黑暗中。

      “看到没,院子里的柴火,都是我从山上砍的。”说起上山砍柴,张大侠来了精神:这周围的大山呀,就装在俺心里,有时候上山迷路,只要伸手摸一摸身边的树,静静地想一想,就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了。

      不过,危险还是有的,有几次,张大侠背着柴火走到了悬崖边,柴火滚下悬崖,他也好悬“交代了”。

      忙活3天修出10米山路

      张大侠有自己独特判别时间的方法:只要院子里的鸟儿和小鸡一叫,他就知道该起床了;傍晚,村子里半大小子都在他家里聚会,大侠说,他最喜欢听孩子们“骂架”,听他们叮叮咣咣的打闹,屋子里静下来,他知道,该睡觉了。

      好多事让大侠高兴,比如孩子们陪他唠嗑,过年邻居们给他送饺子,逢年过节政府来人看望他,给他双份的慰问品,缺钱时,邻居们毫不犹豫地借给他。

      “大侠讲信用,不怕他不还。”大侠的邻居们告诉记者。

      不过,最令大侠高兴的是2006年夏天,他为村里修了一条石路。

      村里一条羊肠小路是村民们上山劳作必经之路,2005年,其中一段被大水冲毁,“为了方便自己,方便别人”,大侠决定修路。他找来条石,挥动镐头,顶着烈日,忙活了整整3天,终于垒成了一条10米长的山路,上面大约10级台阶。

      此后,每当经过那里,他都要用手里的树枝,在台阶上戳戳点点,一旦发现有台阶塌陷,就重新垒起。

      不想清闲惦记“这条路”

      张大侠的姐姐在吉林,哥哥在外打工,经济条件也不好,大多数时间,乡亲们成了他最亲近的人。

      “逢年佳节团圆会,有病有灾有人问。”张大侠唱起了二人转,唱道这句,他情绪马上低落了。虽然也有人给他介绍过对象,但是大侠总是害怕连累人家,就一直孤身到现在。

      2007年,张大侠迎来一件喜事:他家的苞米终于要盈利了。

      “以前开春就跟人家借钱买种子化肥,秋后卖了粮食再还钱,几乎没赚到钱,今年苞米涨价,这4000多斤苞米,能赚到700多块钱!30年来,第一次呀!明年会赚更多。”

      但张大侠也有一件“愁事”:政府催促他赶快到养老院生活。

      后安镇镇政府宣传员关峰告诉记者,大侠年纪大了,应该享受晚年了,所以政府希望他尽快到养老院生活。

      “对国家没什么贡献,哪好再给政府添麻烦,再说,我自由惯了。另外每天走在山路上,我也能维护这条路。”张大侠笑着说。

 

录入:伊然 添加:2007-05-28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