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盲协社会形象,展现盲协活力,是福建省盲协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最近,福建省盲协副主席王永澄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记者:如何进一步树立盲协社会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力,为盲人事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王永澄:我省盲人协会在省残联领导下,认真落实邓朴方主席“三个活跃”的指示精神,积极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在盲人与残联组织之间,盲人群众与社会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现了盲协的工作活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举办自强自立、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等活动。组织盲人与武警官兵、高等院校学生交谈,增强了“平等参与、自强共进”的意识。
2、盲协与社会各界联合举办讲座。如:为老年大学的老干部们举办保健按摩养生法讲座,在三明梅列区老年大学举办主题为《慢性腰腿痛的预防》知识讲座及《自身保健按摩知识》讲座,讲座为期3个月,每周4节课,深受老年朋友的广泛欢迎,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3、宣传盲人自强不息的典型形象,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和理解盲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树立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如:漳州的洪西山,是个孤儿,通过学习按摩技术有了一技之长,现在盖起了三层楼;三明三元区的庄兴林,开了按摩诊所,安排8名盲人就业。本人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还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现在全省96%以上的盲人按摩学员得到就业,月收入在700~3000元不等,生活条件和境遇都得到了改善,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4、组织盲人朋友参与社会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几年来,盲协组织盲人按摩师走进福利院、老干局、干休所、高校、社区等为民义诊按摩100多次,按摩上万人次。他们每到一处,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40多位盲人还两次无偿献血6500CC,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5、为了弘扬扶残助残精神,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盲协多次组织盲协会员、青年志愿者等进行联欢,努力搭建青年志愿者和残疾人之间的桥梁。如,与烟草公司职工和武警官兵进行联欢,增进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建立朋友式关系。
记者:盲协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盲协工作,为盲人办实事?
王永澄:为取得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扶持帮助,近年来,盲协通过各种组织牵头,先后共募集资金和物资价值上百万元,用来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在三明利用社会的捐助开办了盲人有声读物室;为盲人按摩培训班添置设备、物品等。在福州通过青年志愿者开展为盲校学生郑飞换肾募集资金活动;开展与志愿者一起游江滨登鼓山活动;在厦门联系企事业单位对贫困盲人家庭进行节日慰问活动等。
此外,省盲协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举办大型活动。2002年举办的“中国联通新时空助残文艺晚会”,共向有关企业募集活动赞助款51000元;在2004年举办的全省首届盲人按摩学术研讨会上募集资金3万多元,保证了大会的圆满顺利召开;目前,为建立省盲人自立中心,正通过各方努力争取得到美国证券公司10万美金的赞助。今年,为了让农村特困盲人能得到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发起了由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交通厅、慈善总会等单位联合资助的“让技能培训点燃我心中的灯,资助百名盲人技能培训”为主题的活动,首期来自全省各地的20名特困农村盲人按摩培训班已在福州开班。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加强协会组织能力建设?盲协主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哪些?
王永澄:从福建省盲协的情况看,我们认为,省一级盲协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组织的作用,应着重把握四点:
1、把握好方向,要不断学习、创新、与时俱进。
2、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好组织、协调,具备社会化的工作能力。
3、为盲人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
4、做盲人朋友的引路人,提高声望和信誉。
盲协主席应积极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和残联的中心工作,具备与残联沟通能力,发挥桥梁作用;要密切联系盲人朋友,深入基层了解掌握盲人生活、就业工作等需求,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切实代表和维护盲人的利益和合法权益。
记者:请您谈一谈福建省盲协工作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王永澄:福建省盲协工作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学习型的盲协,真正履行“代表、服务、维权”的职能,抓好班子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政治科技文化知识、增强民主法制、道德规范观念,营造生动活泼工作环境,加强媒体宣传,呼唤全社会更加关注盲人群体,为盲人事业多做贡献,让更多的盲人走出家门,学有一技之长,走上稳定就业之路,改变落后贫困状态。实现盲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现代社会文化物质成果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