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按摩论文集锦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谭先厚
来自:
人气:2432
2006-10-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我经过16年来潜心研究,自觉有所得,故抛砖引玉,与同道探讨。
    一、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肌肉紧张痉挛,腰部前曲、后伸、旋转受限,下肢有神经受压迫的疼痛、麻木症状。咳嗽、喷嚏、受凉、劳累后症状加重。急性发作时,患者为减轻疼痛会有选择姿势,时间较长时,脊柱可出现生理前凸弓减小或消失,脊柱侧弯。
    神经根受压迫后,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甚至足背外侧、足指发生麻木、疼痛。3、4间突出,大腿前外侧麻木疼痛,放射至膝部;4、5间突出,小腿外侧皮肤知觉减退;5、底1间突出,足背外侧、足底、拇指知觉减退。患者不能久坐久立,患肢无力、怕冷甚至萎缩。
    二、检查方法
    1、压痛点:在椎间旁一横指或敏感区,用力按压即出现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便为阳性。
    2、曲颈试验:头部前倾,用力向上一抬,如疼痛麻木即为阳性。
    3、直腿抬高试验:仰卧,腿伸直,抬离床幔,如70度内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4、膝反射、根腱反射异常,小腿伸肌肌力减退。
    5、拇指背曲试验:按压患肢拇指,令其上跷,力量减小或消失,即为阳性。
    6、病程较长时可出现腰椎变直、侧弯,臀部、大小腿肌张力减小和肌肉萎缩。
    7、CT检查作为确诊。
    三、推拿治疗
    1、在下背部到腰骶部做掌揉,由轻到重,再做肘压、肘拨。
    2、肘点肝俞、肾俞、大肠俞、次髎,有较强的酸胀为度,痛点向下放射为佳。
    3、叠掌放于病变脊柱上,垂直下压30次左右,逐渐加大力度。然后一手按压在脊柱病变部位,另一手抬患肢上压下抬,富有弹性的后扳腰部,力量以能耐受为度。
    4、点按环跳、上环跳、城府、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
    5、揉拨压臀部,揉拿压拍下肢。
    6、患者侧卧,患肢在上健肢在下,医者一手放于医者肩前部,一手放于患者髂后部,上推下拉协调活动腰部,待扭转到最大幅度时,双手同时用力便可听到响声。
    7、姿势同上,一手放于病变脊柱,一手拉住踝上部,上推下拉小腿到后方,反复数遍。
    8、仰卧,双腿下放伸直,将患腿抬离床面,以耐受为度,反复20次左右。
    9、点压气窗、闭关、茯菟、风市、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等穴。
    10、拿揉大小腿,屈髋屈膝,并下拉腿部。
    11、患者仰卧,让助手固定上半身,医者握住踝部,相对用力牵引。
    四、随症应变
    1、如疼痛较甚者,先点环跳、委中镇痛,不做动法或轻做动法。
    2、若患者体制强壮,可加大腰部后伸的力度,如在做腰部踩法和踩住腰部向上拉患腿等。
    3、如坐骨神经疼痛较甚,可重点环跳、阳陵泉一分钟,以镇痛。
    4、如足部麻木,可加拨委中、阳陵泉和踝部麻筋,揉、擦局部。
    五、心得体会
    1、椎间盘突出症分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一般先做保守疗法,而保守疗法又以推拿为主,且疗效满意。特别是急性发作期,身体抗病能力强,组织无粘连,效果更佳。
    2、动法外力的直接作用,对椎间盘回纳有极大的促进。
    3、手法的作用减小了肌肉韧带的张力,随之也减小了椎间盘内部压力,对髓核回纳创造了良好条件。
    4、手法作用加强了血液循环,改善了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消散,有利于废物的排泄,有利于损伤纤维环的吸附。
    5、强力直腿抬高,可防止和解除神经根粘连,为椎间盘复位创造条件。
    6、手法作用,能改善神经功能,加强血液循环,因此能减轻或消除神经疼痛和麻木,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
    7、牵引加大了盘外压力,减小了盘内压力。
录入:敬竹 添加:2006-10-20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