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国盲人协会文学艺术委员会工作 /出席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成立大会随感

出席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成立大会随感

作者:赵文应
来自:
人气:1937
2013-12-19

 

     二零一三年最后一个月的第八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我走进一个正在建盖摩天大楼的工地,工地上影影绰绰看见正在施工的人员、进出工地的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场地极为宏大,其面积跟圆明园的占地相当,估摸在四五千亩吧。这些正在施工的建筑群,有的已是像云南的钟鼓楼出一烧香后就下楼,十五才回到地面——足足下了十五天——其高超过离天仅有三尺三的四川峨眉山,施工的人们已是“手可摘星辰”了;而有的工地则在夯实着地基,有的刚建起一层……

     我来到刚完成第一层的工地,看到一个边看蓝图边指挥施工的中年人,心想他该是总设计师或许是总工程师吧?于是我走到他面前,好奇地问:这些楼要盖多高,建筑面积是多少?他看了看我嘴唇嚅动了一下,没有回答,转身去忙他的去了——这也许是他太忙没空回答,或许是他根本无法回答。因为,连他也不知道这些楼群到底要建盖多少层,面积是多少。他虽是在做“顶层设计”,但也在“摸着石头过河”。看来是边设计边施工,设计的无边无际,施工的没完没了。

     梦醒来我方然领悟: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的成立不也是这样吗?是的,中国残联的张海迪、吕世明、李志军,中国盲协的李伟洪主席等是中国盲协文学联谊会的“总设计师”,文学联谊会的会长史光柱和副会长滕伟民、江建军等以及专家顾问是“总工程师”,文学联谊会的理事和会员则是具体的“施工者”,也许我这样比喻并不恰当,但共同建盖中国盲人文学“大厦”是毫无疑问的。

     今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则是这座“大厦”的第一层,全国一千七百万视障者将依仗这一平台去实现文学梦。

     有人不解地问:盲人为何要去爱好文学,搞什么创作?能挣钱养家糊口就不错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是在暗无天日的旧中国,是在饥寒交迫下创作的,对一个盲艺人来说,音乐既是他赖以生存之本,又是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物质不但是生存的基础,也是从事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基础。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我国总体已进入小康,人均J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病患者,自杀者却有增无减,他们许多应该是钟鸣鼎食了吧?可是由于精神空虚,他们浑浑噩噩,浮躁中患得患失,这是没有理想缺乏精神支柱的结果。所以,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文化建设列入六大建设之一就是这个道理。况且,我们许多盲人是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的。如陈家勇、江建军等。

     文学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对盲人的重要作用,张海迪在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成立大会的致词中剖析得很清楚。她说:文学是不分残疾和不残疾的,它属于所有热爱它的人。文学伴随着许多人成长,不仅包括残疾人,也包括很多很多健全人,特别是在没有互联网时代,在我们的青壮年时期,那时候,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处境多么艰难,只要有书,有文学的陪伴,我们的心就不再孤独。文学给了我们精神的力量、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在写作中我们的心灵和情感获得了自由和解放,文学创作对于残疾人的心灵和情感也同样获得自由和解放。因为在写作中,痛苦就会被消解。只要你是文学爱好者,只要你愿意,当你拿起笔,我相信你就会忘记了痛苦,忘记了禁锢自己的狭小空间,而变得无限的广阔。文学对于文学的爱好者来说是重要的,文学是对生命的品味,写作是对精神的补偿,对于残疾人尤其是这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残疾致限,想象却会带我们翻越千山万水、层峦叠嶂。对于盲人,文学就像心灵的北斗,走在黑夜里亮着光。埃及曾有位盲人教育部长,他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她说,对于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文学就像我们心中的火炬,照亮我们盲人前进的方向。

     在目标锁定,平台已搭建完毕的今天,作为首批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的会员,该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要牢记本会宗旨,即“团结广大盲人文学爱好者,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交流,推介和培养盲人文学新人,积极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文学活动。活跃和丰富盲人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残疾人文化领域文学创作,推动和促进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入盲人生活,力争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为构建盲人文学大厦添砖加瓦,为圆盲人作家之梦而努力奋斗!

 

录入:伊然 添加:2013-12-19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

  • 网站制作:中国盲人协会网站工作组
  • 京ICP备11025159号-3
  • 无障碍技术支持单位: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