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按摩医院座落在长江与乌江汇合处,位于三峡库区,系有“榨菜之乡”美名的涪陵区。我院于1963年创建,至今已三十多年的历史,现在医院设有两个门诊和一个住院部,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全院正式职工26人(其中盲人按摩医生14人,中西医4人),另外招聘副主任以上的专科医生9人,中级技术人员3人,初级15人,编制床位100张,实际开放20张。门诊设有:推拿、中西医、针灸、理疗、骨伤、偏瘫、口腔、心电图、检验、门诊留察等十个科室。过去医院两个效益一直不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医院基本建设、医疗技术、教学科研、医院管理、职工福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院容院貌、医疗设备、人员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有效地解决了盲人就业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川东片区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我们的做法是:
一、大胆探索医院管理的科学方法
医院的领导班子是以党支部为核心开展工作的,坚持党支部组织生活学习,坚持组织原则,集体研究医规,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不断探索新方法,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首先聘任各科室负责人,这样给业务骨干和善于管理同志一个公平竞争机会,率先实行综合目标管理体制,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实行量化管理,严格考核、奖惩,使目标管理日趋完善。根据各门诊地理条件不同,实行的是个人经济承包和经济指标责任书,工资不保底,上不封顶,奖惩当月兑现,这一措施的实行使职工的工资与经济效益挂起钩来,从而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职工明确了自己不同岗位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坚持“科技兴院”,以科技求发展
医院党支部充分认识到只有拥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因而始终把培养人才、科技的引进、投入作为医院的发展之本,一是制定了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奖励制度。1995—1996年引进新项目五项,主动承办中残联按摩中心在我院举办的全国初、中按摩师资格培训班两期,培养盲人按摩人员100多人次,从而使我区盲人按摩人员在医疗手法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我们采取请进来和用本院对口带教的办法,不断提高盲人医生整体素质。二是更新设备,强化服务功能,在我院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医院自筹资金添置了颈、腰椎牵引器、药物音频导入机、多功能频谱治疗仪、电针仪、新型按摩手术治疗床、突出了按摩专科医院特色。
三、以按摩为主,拓宽业务项目,在竞争中求生存
过去靠单一的按摩治疗,治疗效果及社会需求都不如意,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日益紧迫和广大患者的需求,扩大业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增加竞争意识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发展小专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我们邀请了一些市医院有名的副教授以上的退休医生来我院坐诊,办起了中医、针灸、口腔、皮肤检验,骨伤等科室,由于专科的顺利开展,招揽了大量的业务、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不仅方便了广大患者,也为医院增加了收入。近四年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上升;二是提倡优质服务,我们的住院费、注射费、按摩治疗收费均比其他医院低20%,在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积极热情、周到、尽心尽力,另外还开设了家庭病床、送医送药上门,给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上门治疗。这些做法受到了患者的欢迎,他们称之为“行医上门,跟踪服务”。
近年来,由于我们在管理上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卫生部门检查和指导,执行卫生部门的统一制度和规定,统一管理,使医院达到规范化的管理,历年均被卫生局定为合格的市级按摩医院,并被市公医办指定为公费医疗定点报销医院。
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医院建设发展提供了保证
医院党支部牢记办院宗旨,尤其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重视医德医风教育,纠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常年对职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每年有针对性地确立一个主题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注重正反典型事例人物的宣传、教育,坚持每季度对全院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进行通报表扬,对违章违纪典型的人和事及时处理曝光,鼓励职工向先进个人学习,进行典型示范、典型教育,抓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健全、制度的执行检查、设立举报箱,广开言路,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由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扎实,措施有力,经常收到表扬信、感谢信,拒收红包事例。因此,涪陵按摩医院在市民的眼中有着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职工福利待遇,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医院在注重医疗行业作风建设的同时,注重职工福利待遇的提高和住宿条件和改善,先后投资16万多元改善和粉刷职工宿舍,解决了全院职工的住宿问题,给每户安装了天 燃气,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烧煤状况,职工收入也成倍增加,使整个院貌整洁、明亮,增强了单位凝聚力。
按摩医院的起步和发展,与当地政府的扶持,民政、卫生部门的支持分不开。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一切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谁落后,谁就被动挨打”,我们认真分析本院资金短缺、业务用房狭窄、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变压力为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迈出了扎实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