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盲人风采 /陵川盲人曲艺队60年巡演九万场

陵川盲人曲艺队60年巡演九万场

作者:侯松锁 王芳
来自:《农民日报》
人气:2606
2007-11-01

 

      陵川县盲人曲艺队是山西省成立较早的一个残疾人文艺宣传团体。从1946年建队至今,曲艺队以真诚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克服自身残疾带来的诸多困难,常年身背行李、道具,活跃在城乡之间。他们人搀人,手拉手,走遍了全县1751平方公里的土地,总行程6万公里,共演出场次9万多场,演出各类形式节目42000余个,观众达1950万人次。他们还多次参加省、市以及全国残疾人艺术调演,并获多种奖项。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艺术调演,被国家文化部、民政部等5部委授予金奖。建队61年来,陵川盲人曲艺队走过怎样一条坎坷的艺术之路呢?日前,笔者专程采访了他们。

      从一无所有到发展壮大

      陵川县盲人曲艺队是陵川解放后1946年组织起来的,那时陵川以算命为生的盲艺人翻身得解放,他们决心发扬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做对党对人民有用的人,便主动找到政府。通过学习整顿,成立了说唱演出的盲人宣传队,开始自收自支的演出宣传活动。

      建队后他们白手起家,从未伸手向国家要过—分钱。没有办公活动场所,自己动手盖。为了省钱,盖房时外表大部分用新砖,内墙掺用些废旧砖。

      多年来,盲人宣传队时刻精打细算,丝弦断了结疙瘩,乐器毁了自己加工,修旧利废,一分钱当成两分花,能自己做的事,从不雇人干。如今,经过5次搬迁,多次修建,更名为盲人曲艺队的陵川盲人宣传队,从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在拥有前后两院共98间房屋,总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20万元。从一弦、一鼓、一副钢板起家,发展到现在的包括音箱、架子鼓在内的全套乐器。

      盲人曲艺队还培养出有专业技术的残疾职工40余名,先后帮助140名残疾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1995年以来,队里招收14名盲童,创办了盲童盲文学习班,对他们进行义务教育。从单一的盲人说书演唱发展到现在的福利企业、盲人按摩、盲童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单位,曲艺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走村串乡的文艺轻骑兵

      盲人曲艺队有五不怕精神:不怕吃住困难;不怕风狂雨暴;不怕冰雪寒霜;上高山不怕悬崖险壁;下深沟不怕河流险滩。他们身背行李、乐器,手持木棍,手拉手,边走边练不停闲,常年奔走在大村小庄,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文艺轻骑兵。

      那年宣传队到莲花村宣传,当地中午下了一场冰雹,把地里的庄稼小苗全部打倒在地,地也冲毁了,大部分群众都痛哭流涕。一些受灾严重的农民,急得躺倒在床上起不来。宣传队现编说唱段子,到群众家做思想工作,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大灾面前夺丰收,给大家鼓劲。后来县里干部也来检查灾情,群众由泄气变勇气,哭脸变笑脸,连声说:“曲艺队好比打气管,能提高我们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是我们的开心人。”

      盲人出行有许多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次曲艺队在庙怀村演出完又往咀上村走,路经艰险的阎王鼻。对这里曲艺队编了个顺口溜:“不怕深沟和高岭,最怕悬崖边路行,左沟紧靠右边走,右沟紧靠左边行。悬崖险壁慢慢行,左一转来右一转,顺着排队下山峰,天黑才到咀上村,这时才把心放平。”咀上村民说:“你们这个盲人宣传队真不简单,从阎王鼻到咀上村我们明眼的人走都是胆战心惊,你们走险路千万要小心啊。”

      曲艺队还有个顺口溜:“眼盲学习心不停,吃饭、走路都练功,别人上工我走路,别人下工我上工。”有一年4月,他们从腰带村吃罢早饭,中午要到小郊演出却走错了路,走到一片松林里。这时,大家身背行李,浑身是汗,又饥又渴,想返回去已找不到路在哪里,无奈只得拿出铜器敲打起来,希望有人能给他们指指路。敲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两个看山的,把他们送到去小郊的路上。等他们走到小郊时,这里的人已吃罢晚饭了。听说盲人曲艺队来了,村民们纷纷要求听说书。曲艺队队员见大家热情这么高,便不顾饥和累,给大家说唱起来,一直到大家满意为止。村民们都说,曲艺队给大家说唱,价钱不高效果好。

      讲起艰难的从艺之路时,曲艺队的侯队长动情地说,没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爱护,哪能有我们盲艺人的今天。那年我们到北庄宣传时,快走到一河边时,天气突变,遇上了暴风骤雨。过河时,幸亏当地的一位好心人拉着我们过,才免遭大洪水的冲击,救了我们的命。之后他又一直三步一滑地前拉后推把我们送到北庄村。到了北庄,那里的村民忙着给我们端水擦洗,又拿来干衣服让我们换上,端来热饭让我们吃。当时二胡淋得不好使,鼓也淋得皮软了,我们只有用梆板唱起干梆戏,以此回报群众的厚爱。

      纪律严明演技精

      陵川盲人曲艺队十分注重队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多年来他们已形成了一套严明的组织纪律。全队分为3个小组划分地区宣传,统一下乡,统一回队。十天一小结,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总评,每天做好功过差距的记录,奖惩及时兑现。

      一次,曲艺队在里进掌村宣传后应收48元,村干部办手续时给了50元,总结评比时,也算违反了规定。后由组长亲自到里进掌退钱道歉,里进掌村会计见人就说:“说唱得好,多给了他2元钱他还来退钱道歉,盲人曲艺队太认真了。”另一次在任家掌演出后,村支书说:“群众对你们评价很高,内容丰富,服务态度好,技艺又精,赠送给你们些核桃、梨,你们还要照价出钱。你们盲人说书说到大半夜,一大早起来还把院内外卫生收拾干净,给五保户扫地打破暖壶,还要赔偿,执行纪律这样认真,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过去一些人看不起你们,现在你们是受尊敬的人。”晨后村赠送曲艺队一面锦旗,写着:纪律严明演技精。

      曲艺队每组都配备收音机,每天早上坚持收听新闻,了解新政策,随时编排及时演出。他们除演出外,一有空就马上排练,提高业务水平。每年他们都配合有关部门把依法治县、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环境保护、诚信纳税等内容编排到节目中,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61年如一日,盲人曲艺队换来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成果。1997年9月,陵川县委、县政府做出“在全县开展向陵川盲人曲艺队学习”的决定。曲艺队连续32年被评为县“先进集体”,8年树为“红旗单位”。从1998年党支部成立以来,连续被县委评为“最佳党支部”、“红旗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单位”、“双十佳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至今连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自强模范先进集体”;1997年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之家”光荣称号;2000年被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

 

录入:伊然 添加:2007-11-01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