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盲人风采 /用拼搏奏响生命最强音—记省自强模范、盲人运动员李端

用拼搏奏响生命最强音—记省自强模范、盲人运动员李端

作者:关维玲
来自:
人气:4319
2007-03-16

 

  2000年第十一届残奥会,在悉尼港湾淅淅的秋风中拉开了序幕。121个代表团的6100人中,有五十分之一是由中华大地跨海出征的。在中国军团的122人中,有一名惟一的现役军人运动员,他的名字叫李端。在这次规模空前的赛场上,他虽然没有圆上冠军梦,但却两次站到领奖台上,为中国代表团争得了一银一铜的奖牌。这两枚奖牌,浸透了他顽强拼搏的汗水,镌刻了他永不言败的人生!

  厄运让他永远失去了光明

  李端的家庭及父母给与他健壮的身体,让他注定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小就个子高,5岁便开始学着打篮球。8岁那年,吉林省体校成立"希望班",要求学员父母身高加起来必须达到3.60米,而李端父母身高加起来恰好是3.60米。于是,李端如愿以偿地进了"希望班",结果一练就是5年,后来沈阳军区体工队到吉林挑选队员时,一眼就相中了他。13岁的李端,一身戎装,英俊威武,倍感骄傲。到沈阳军区青年男篮后,打球更加刻苦,成绩相当不错,多次以主力后卫身份,代表沈阳军区青年男篮参加全国青年联赛,还荣获一次全国青年男篮扣篮冠军。李端的个子高,志向更高。他打的位置和美国著名球星迈克尔·乔丹是一样的,他忒崇拜"飞人"出神入化的球技,更梦想有朝一日能达到他那么高的水准,成为中国的"飞人"。他的人生之路的确正沿着这条轨迹伸展,多次入选"国家青年队"。有幸与王治郅等人同场况技。1994年,由于表现出色,他又入选沈阳军区男篮一队,参加了1995-1996年第一赛季全国男篮甲级联赛,这年,全队在联赛中名列第八。那时他才18岁,正处于技战术上升阶段。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李端踌躇满志,视篮球为生命,准备为之奋斗终生的时候,一场谁也想不到的厄运降临了。

  1996年9月11日,队里组织清理环境卫生的劳动,李端在搬动一个严重腐蚀的灭火器时,突然发生了意外,它如同有助推器的火箭一般,直冲李端的面门。他来不及反应,下意识用来保护脸的手还没到位,灭火器就瞬间削掉了他的一个指头,扳手飞到他的双眼之间,一只眼球顷刻间被击碎了,他倒地昏迷不醒。

  漫长的15天之后,李端终于从昏迷中醒过来,但依然无情的是,他刚逃过生死劫难,又要面对另一个噩梦--眼前熟悉的明亮的世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长夜!右眼球被击碎后只好摘除,左眼视神经挫伤失去光感,上颌骨、颅骨骨裂,鼻梁骨粉碎性骨折,脑出血。接下来是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治疗,仅双眼这一窄条地方就缝了70多针!在沈阳陆军总院、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医生安慰他说,什么时候能有光感了,再做个小手术就能复明了。然而,这个光感千呼万唤也没有恩赐给他。从此,他陷入了一个永远没有光明的世界。

  经过一段巩固治疗后,李端的病情基本稳定了下来,父母都有工作,只好留下嘱托,带着牵挂回到了吉林。他父亲原来身体一直很好,从来没到医院看过什么大病。可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奔波,又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经常在后半夜将头天晚上的饭吐出来,母亲才慌了神儿,赶紧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又一个不幸降临了。他父亲患的是胃癌到了中晚期,已经扩散了。"做手术还能活三个月,加上用药也许能挺六个月……"还没等医生说完,他母亲就因再一次的精神重创,几乎昏倒下去。

  李端失明一年后,父亲去世了。

  送走了父亲,李端在家陪伴妈妈几天就返回了沈阳。他要好好学习,活出个样子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在沈阳市盲校,他用15天就学会了盲文的读写,创下了盲校学习盲文的纪录。他对这一成绩与获得的第一个扣篮冠军看得同等重要。在他初学盲文时,教师打趣地说:"李端,你那双抓篮球的大手能摸着盲文吗?"这句话并非戏言,双手早已磨练得又大又粗糙,对于纸面上细微的凸起基本没什么感觉。

  七月份,在盲校学习盲文时,气温高得令人都喘不过气来。大小伙子坐在那儿"张飞抓蚂蚁--动细功",一遍又一遍地摸读,辨识。渐渐地找到了感觉,一个个小的凸起在眼前变成了美妙的文字。

  由于李端是后天失明的,在感觉上没有先天失明的敏感,但在理解能力上却与正常人相同。按摩课上,老师形象地讲解说:"人身体上的经络就象一张网,穴位就分布在网上。"李端听后立即问:"经脉和穴位,是不是就像铁路和站点,像北京、上海这些大站是大穴,而区、县一些小站是小穴?"老师一听,很高兴地说:"对,就是你比喻的这样。" 李端刻苦学习,在第一学期考试中,就获得了优异成绩,在全班名列三甲。

  奖牌,浸透了拼搏的汗水

  正在李端专心致志学习的时候,一个机会给他的生活又带来的新的转折。那是1998年5月的一天,辽宁省残联的徐树梁老师到盲校为辽宁省残疾人运动队挑选队员。来到篮球场上,徐老师问:"你搞什么项目行?"李端一时也说不准,就反问道:"你看呢?""身大力不亏,推铅球怎么样?""试试,呗。"说完,李端把铅球托在肩头,憋足一口气,猛的一扭身,推出了9米多远。徐老师高兴地说:"行!这成绩练好了说不准还可以打破纪录呢!"接下来又问他:"你还哪项行?"李端说:"我弹跳挺好,当年曾得过扣篮冠军。"徐教师说那好,咱们干脆到辽宁体院去试试。

  在辽宁体院,一个跳远的教练马上说:"李端,你做个动作。"李端原地拔高往起一跳,教练爽快地说:"行了,你的弹跳挺好,就跟我练吧!"铅球教练是李端老乡的亲戚,听说李端还有铅球项目,也马上说:"行了,李端就交给我吧,我叫队员跑卡时带着他。"就这么的,李端成了"抢手货"。

  训练开始了,双脚再次踏上训练场,李端感到了生命之火在燃烧。跳远教练一边讲,一边摆姿势让李端用手摸,了解差不多了再模仿教练的姿势练,教练在旁边纠正,总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分解,最后再连起来。铅球训练也是这样。由于李端受过专业篮球训练,身体素质好、悟性强,所以没有用多长时间,他的铅球成绩就达到了残疾人B1级全国纪录。比起铅球来,跳远难度就大了,特别是像李端这样没有一点光感的盲人。一开始根本就不敢往前跑,好像总有一根线拽着他,训练时,教练在前面拍着手引导方向,李端跑到教练身边停下,教练再退出一定距离再拍手,李端再跑,一堂课下来,李端跑多少,教练就要跑多少。跳远训练的要求很严格,助跑步子大了,踩过起跳线要犯规,步子小了,未到起跳线就吃亏。李端看不见,只能在心中默默数着步子,掌握着平衡和节奏。一次次地加快速度,每天下来,腿脚发酸,大汗淋漓。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8年5月到7月,李端练了不到两个月,便在全国选拔赛上夺得跳远第一。推铅球得了个亚军。

  1999年1月份,李端又参加了在泰国举行的第七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并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惟一一名现役军人,报名参赛三个项目。到泰国后,发现每一个人可以报四项,李端想,他打篮球时,从后场往前场一撇30多米远,标枪也是往前投,何不试一试?李端使出了牛劲,投得也挺远,但遗憾的是超出了有效范围。教练说:"你这么投也没有成绩呀,太可惜了,要不你就斜着投,兴许还能投在有效区内。"于是,李端调整了误差,这次果然投在有效区内。那位教练鼓励说:"你的成绩不错,投好了可能进前三名。"后来他找到了感觉!越投越好,结果意外地多得了一块银牌。

  那次运动会,李端不负重望,共夺得跳远一块金牌,三级跳、铅球、标枪三块银牌。在异国他乡聆听着庄严的国歌,李端泪如泉涌。

  2000年10月在第11届残奥会上,李端又获得了三级跳远的银牌和跳远铜牌至此,在他的军旅生活和体育生涯中,共获得了一等军功章、二等军功章和三等军功章各1枚,重大体育赛事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2枚。站在残奥会的领奖台上,他笑了,笑得那么开心。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我要面对国旗,献上我的军礼,我要对伟大祖国说,我永远是您的战士。"

  奥运会结束后,回到沈阳,辽宁省政府为凯旋归来的残奥健儿举行了隆重的庆功会,李端被省总工会授予"辽宁省优秀运动员"称号,颁发了"辽宁'五一'奖章;共青团辽宁省委授予标兵称号并颁发了"辽宁青年"'五四'奖章";被辽宁体育学院授予"名誉大学生"称号。 奋斗未有穷期,李端正以矫健的步伐,继续迈向拼搏的未来!

 

录入:敬竹 添加:2007-03-16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