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盲人风采 /"大忙人":悠悠40年邮差路

"大忙人":悠悠40年邮差路

作者:梧槐
来自:《河南商报》
人气:4650
2007-03-16

 

      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凭着一根竹棍书写了一部人生传奇。

      他不喜欢人们称他为盲人,但十分乐意接受"忙人"这个绰号。每天早晨烧柴做饭后,他会像往常一样,挎着邮包敲着竹棍来到镇上的邮政所,接过工作人员按特定次序分发好的报刊书信,小心翼翼地放进邮包,然后步行10多公里为乡亲们义务投递。屈指算来,泥泞的邮差路他已走了40年,漫长的邮差路已长达11万公里。

                                              (一)

      2006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六。

      冬日一派寒气,年味儿弥漫在鞭炮声中。他起个大早,摸索着开始做饭。院子里支着一口被烟熏得黝黑的铁锅,他从水井中打来水倒进锅中,又从墙边抱来一捆玉米秸秆,点燃后塞入灶内,火苗呼呼地烧了起来。

      火苗很旺,映着他欢快的心情。不大会儿水开了,他摸索着扔进锅里一些面条和肉片,再放一点儿白菜。感觉火有些弱了,他又塞进一些玉米秸秆,喷香的汤水沸腾了……

      吃上一顿难得的饱饭后,他拄上棍子,背着邮包上班了。他是一名盲人邮差,名叫张山,河南宝丰县石桥镇兴隆庄村人。和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他的名字显得普普通通。

      他今年已64 岁,满头白发,苍老的皱纹爬满了黝黑的脸庞,印证他人生履历比常人多了几许沧桑与辛酸。

      3 岁时,张山患了严重的眼部疾病,先是疼痛,接着看东西模糊不清,没过多久双眼就失明了。

      18 岁那年,张山的父母相继撒手人寰,他成了村里最年轻的"五保户"。

      随后的日子里,张山得到了村委会和党员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他真切地感受到火一般的温暖。

      其实,张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生性好强的他不愿让别人照顾,他觉得自己的双手还能干出许多事情。

      当时,生产队免掉了张山所有的劳作,让他享受社员的生活待遇。可是,兴隆村的群众从来没见张山有闲着的工夫,他靠特殊的听觉辨别一切,在村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别人拉车往田地里送粪,他在后面摸索着帮助推车;队员们下地干农活,他摸到水井边为伙房挑水;更多的时候,他包揽了一项特殊任务,就是给生产队的几十匹牲口铡草,从来不分黑夜和白天。

      在许多人看来,张山是一个了不起的正常人。

      1965年夏季,麦收大忙时节,张山自告奋勇看护麦场。而那几天,他正持续高烧。一天傍晚,突然刮起大风,生产队堆在场里的麦垛几乎被风吹散,张山感觉暴雨就要来临,他摸索着给麦垛搭油布。风太大,油布一下子就被掀翻了。电闪雷鸣之中,豆大的雨点骤然落下来,情急之下,张山把自己的被褥搭上麦垛。为了更牢实,他爬上麦垛用身子压住油布。等乡亲们赶来时,高烧的张山已被大雨冲昏了过去。

      乡亲们给张山起了个"大忙人"的绰号。称他忙,因为他从不知闲,为大家干的事太多、太多。

                                               (二)

      张山所在的兴隆庄村是个大村,由王明寨、后陈庄、霍庄、稻谷店、仓房、柳树湾7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口子人。由于居住分散,通讯很不方便。当时,宝丰县邮电局只把信件和报刊送到兴隆庄大队,大队再没有固定的人把信送到各自然村,因此信件经常积压,不少群众对此有意见。张山听说后,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接下这活儿。

      村干部委婉拒绝了张山,说全村的路不好走,来回一趟就是10多公里,再说每家每户的情况不同,不是一个盲人能干的工作。

      张山的倔强劲儿上来了,说:我看不见路,可我对路十分熟悉,肯定能干好这工作。张山心里清楚,这么多年来,他早已把全村摸了个透,哪儿有水沟,哪儿有道坎,走到哪里该拐弯,他都能准确分辨出来。

      1966年春天,张山正式当上了乡村邮差。在分发信件报刊的时候,只要人家交代一遍,他能全部记住。兴隆庄村7个自然村相距较远,张山背上邮包,敲着木棍行走在各村庄之间,风风雨雨从不间断。自打他接手这项工作以后,全村的信件报纸从来没丢失过,更没有出现积压现象。

      工作一干就是20年。1986年,兴隆庄村所在的石桥镇成立了邮政所,张山又向镇上提出要求,每天从镇上把信取回,再依次分发给村民,这样就省掉在大队部中转的环节。从兴隆庄村到石桥邮政所,大约有3公里路程。刚开始去邮政所取信件报纸时,张山完全凭公鸡鸣叫掌握时间,后来他买来一部收音机,每天清晨他早早打开收音机,一边收听农村节目,一边注意播音员报时。8点,张山准时斜挎上邮包,从墙角摸出棍子,走上半个小时的路程,一步步来到镇上的邮政所。此时工作人员已把报纸和信件分好,等张山整理后放进自己的邮包。

      一般情况下,信件是按顺序排列的。如果当天信件少了,张山就按照自己的方法先排好,心中编上序号,直接送到人们手中。如果信件有几十封,他就先记下全部收信人的名字,再计算一下最佳路线,到了收信人家里,他会让人家自己去捡。

      为防止出错,张山从来不让别人翻看自己的邮包。平日,假如信件不多的话,张山取了信和报纸,中午就先回自己家中烧火做饭,午饭后去各村投送。但如果时间紧,哪个庄有急信,他会马不停蹄地赶路,决不让信件在家中过夜。

      时间长了,"有心人"想测试一下张山。一次,人们把成沓的报纸重新打乱,有意试一下他的记忆力和手感,结果他抬手一摸,就把打乱的报纸又重新分好。

                                               (三)

      兴隆庄村有一位村民叫亢战国,他对张山的一次送信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2004年夏的一天,亢战国去镇上办事,路过王明寨时,看到张山敲着木棍来到大街南边一户人家,刚推开大门,一条大黄狗就从门缝里蹿了出来,扑向张山。由于张山第一次给这户人家送信,不知道他们家养有恶狗,当意识到危险来临时,他已躲闪不及,大黄狗上前撕咬住他的小腿肚子,张山使劲用手中的棍子敲打,大黄狗仍不松口。一旁的亢战国急了,捡起一根木棍赶走了大黄狗。此时,张山的小腿已流出鲜血。

      当张山把信件交给主人家的时候,主人家面带歉意,坚持带张山到诊所包扎一下,一旁的亢战国也劝张山,最好注射一下狂犬疫苗。张山只是笑了一下,摆了摆手说:一点儿小伤,没事的。再说送报这么多年,被狗咬伤不下百次了,没什么!

      说着,他撸起裤腿,让亢战国他看腿上的累累伤疤。

      兴隆庄村东头有座小桥,是村里到镇上的必经之路。由于年久失修,桥中间塌下一个深洞。

      一个夏天,张山刚刚送完报刊信件,突然下起大雨,他急忙往家赶,路过村东头的小桥时,慌乱之中一头栽进桥下。张山双手混着泥水,吃力地向上爬,10多分钟过去了,怎么也爬不上去。张山静一下心,试着再次向上爬,无意中用手模到了玉米秆,再用棍子一戳,才发现是个深洞,他双手抠紧土块,一点点儿爬了上来。

      浑身泥水回到家中,张山躺在床上感觉大腿疼痛,胸口也在痛,想想这些年到底图什么呢,自己还能活几天呢?他平生第一次有了退缩的想法。那天晚上,张山做了梦,梦见自己走进敬老院,同许多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第二天天亮后,张山发现睡过了头,匆忙啃一个馒头,摸到熟悉的邮包上路了。一路上,他还在细细品味梦境,怎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呀,还是一名党员呢,太不应该了!

      2005年4月,宝丰县召开了隆重的劳模表彰会,在表彰的40名劳模中,有着39年党龄的张山最为显眼。当日,他披戴红花有幸出席并上台发言,他质朴的话语引来阵阵掌声。

      2006年春节过后,张山在简陋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张山说,现在村民生活富裕了,很多人家中安了电话,信件少多了。还有报纸,原来一个村支部订有十几份报纸,现在国家不允许摊派了,报纸也少多了。对张山而言,工作量少了,但他对自己要求得更严格了。

      张山今年已64岁了,村里和镇上的干部多次催他到敬老院养老,镇邮政所的负责同志也劝他不要再辛苦了,张山坚决不同意,说这活儿跑惯了,每天和乡亲们碰碰头说句话,心里踏实。闲下来没事做,说不定还会急出病呢!自己只要活一天,就要为乡亲们服务一天。

 

录入:敬竹 添加:2007-03-16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