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会限制盲人的职业选择。在印度尼西亚,盲人可选择的职业很有限,主要是按摩,甚至还包括乞讨。而有一些盲人却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局面。他们在主流职场中奋斗,试图为自己谋求一个职位,也为所有的盲人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39岁 的Fien Adriani先天失明,是雅加达渣打银行的员工。去年,她被提升为银行秘书,而之前她只是个帮助台操作员。每天,她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我要开几分钟会,要记录下支付金额,要检查资金调度情况,还要为外出的工作人员预定旅馆和机票。”Fien说。她唯一做不了的事情是象别的同事那样看流程图和检查照片。
Fien的电脑上安装了盲用读屏软件,这给她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的同事帮我在传真机和复印机的操作按钮上贴上了盲文标签。他们还在纸上做了标记,这样我就能正确的把纸放在复印机上了。”
Irawan是一位因青光眼而失明的盲人。他的工作无疑可以改变社会对盲人的错误看法。从2004年起,他受聘成为了“地铁电视”的电话接线员。“我因经济独立而感到骄傲。我可以向人们证明,盲人可以找到除按摩以外的工作。”Irawan对《雅加达邮报》的记者说。Irawan说,他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出行问题。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内还是从家到办公室的路上,他都觉得有不少障碍。“我还在学习使用盲杖。人们有时会改变家具的位置,这给我增添了不少麻烦。”他说。
“Mitra Netra”是一个向盲人提供音频数字图书,并通过咨询和盲文教育来帮助盲人的非政府组织。正式在这个组织的帮助下,Irawan和Fien才实现了就业。Fien说,音频数字图书和盲文对她的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这些图书,Fien学习了商业写作、英语和汉语。“我还喜欢立志书,书中的精神正式我们所需要的。”Fien说。她经常去书店买书,然后把它们转换成盲文和有声版本。
“Mitra Netra”的女发言人Aria Indrawati说,盲文图书是盲人学习的基本工具。“Mitra Netra”有1400本盲文图书和300本有声图书。然而,Aria说,这些书仍然太少了。在印度尼西亚,每年平均有6000种新书问世。有限的图书,以及有限的经费和志愿者妨碍了“Mitra Netra”为其分布在全印度尼西亚35个分会的2000名会员提供服务。“我们的资助90%来自国外,我们希望能扩大国内的资助比例。国内的资助者能为我们提供更加长期、稳定的支持。由此,国外的资助方也可以把资金用于其他国家。”Fien说。Fien又补充说,一家荷兰的基金会在连续三年承担了“Mitra Netra”50%的运营费用(每年3.5亿印尼盾)后,停止了对这个组织的资助。
译自 The Jakarta Post 16th May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