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海外资讯 /为视障学生提供支持

为视障学生提供支持

作者:译者:春鸭
来自:《踏浪视障人电子资讯》
人气:1908
2015-12-07

 

     在这篇文章里,罗比·杜塔分析了视障学生面临的一般性问题,并给出了提高视障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据估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25000名视障儿童和少年需要特殊教育支持。在这些视障学生中,有60%在主流学校上学,而主流学校又可能无法充分地满足这部分视障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其原因是,在这部分视障学生中,有许多人存在多重残障。因此,主流学校怎样做才能确保这些视障学生获得最佳的特教支持呢?

     据英国皇家盲人协会介绍,重度视障和全盲儿童在早期发育和学习方面都要落后于健全儿童。即便是中度视障,也会对视障儿童的早期发育和学习造成明显的影响。那么,主流学校在视障学生教学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视障造成的主要视觉影响包括中心或周边视觉丧失,图象清晰度减弱,对比敏感度较低或低光适应性,以及眼球运动或色觉损伤,但在视障人中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个人视觉评估是考量盲人学生可视程度的关键概念。通过这一方式,教育工作者可以考虑如何实现盲人学生残余视力使用的最大化。注意盲人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是至关重要的,盲人学生在教育需求方面的差异将直接影响所需的教学方法。

     盲人学生

     盲人学生是无法通过视觉进行学习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必须依靠其他感观。后天失明和先天失明的学生对视觉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在这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盲人学生有多少残余视力?他们的残余视力能发挥多大作用?

     借助盲文和触摸技巧,盲人学生是否能顺利地学习?

     如果有残余视力,盲人学生有怎样的视觉体验?

     盲人学生是否能在教室里独立行走?

     低视学生

     在视障学生中,大部分是低视学生,他们仍然要依靠视觉媒体进行学习。这些学生的需求差异很大,如果他们的需求被低估,他们将可能看不清普通印刷的材料。在这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这些学生的视力水平是否稳定?有哪些因素可影响他们的视力水平?

     这些学生是否存在视野缺损?

     这些学生需要什么字号和字体?

     这些学生在照明和座位等学习环境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偏好?

     影响学习的因素

     史提夫·汪达说:“盲人虽然失去了眼睛,但却没有失去视觉。”这是经典之语。在潜意识里,我们对视障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能有不同的期望,但视障对智力确实没有直接的影响。大部分视障学生在智力和技能方面与明眼学生没有差别,只是会遇到更多的障碍而已。超过三分之一的视障学生会有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很可能会影响视障学生的学习。

     当然,视障学生遇到的特殊障碍会影响到许多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学习效率、交流技巧(尤其是读写技巧)、环境与空间认知、以及由于对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识别困难造成的社交障碍。由此,视障学生可能自信不足,并因此对学习造成消极影响。

     成功的要素

     融合是视障学生教育成功的关键。据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介绍,融合教育就是要让残障和非残障学生在普通学校一起学习,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性网络。残障学生应能够在同一时间获得与非残障学生同样的信息,如果可能,无论有怎样的需求,残障学生都应以最佳的状态和非残障学生一样参与并享受主流教育机构活动

     林登·罗奇学校的视障专业教师莱尼·马斯特森解释说:“全盲和低视学生在学习方面面临着障碍。如果我们能通过可触摸资源消除这些障碍,那么我们就推进了教育融合。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视障学生能够参与他们之前无法参与的活动。”

     主流教育机构为残障学生提供大部分专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主流学校的教师不具备教授盲文等专业课程的技能,但视障专业教师可以到主流学校,提出通过融合教学方法满足视障学生需求的建议。在英国,每个地方政府都设有视障服务部门,而视障服务部门又至少有一名视障专业教师。

     教育工作者还应考虑丰富学习过程的方法。如莱尼所说,“因为视障学生会遗漏视觉线索,所以视障儿童需要丰富的学习环境。”而对明眼儿童来说,色彩、形状、人和景色都会不断的加强他们的学习。这些无疑在潜意识里给了我们大量的信息。较之明眼学生,视障学生随机学习的机会要少的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包括触觉和嗅觉在内的感观统合学习是很重要的。同时,视觉和空间概念需要更多的解释,许多视障学生很难理解光明与黑暗的概念,也很难在一瞬间说出物体的大小。

     社会融合也不容忽视。海伦·凯勒说:“盲人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失明,而是社会对待盲人的态度。”要避免视障学生被明眼同学所排斥,就要帮助视障学生建立起朋友圈,加强视障学生在主流教育机构中的融合。这就要求创建针对视障学生的支持性网络,包括能够注意自己并能理解视障学生行为和困难,能给予视障学生实际帮助的同学小组。这样就能在强化核心社交技能的同时,及时弥合明盲学生间的隔阂。

     课堂教学建议和思考

     课堂环境对教学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除了要处理好核心健康和安全问题,更要考虑课堂的感观属性。主流学校可能建立了由视障专业教师主导的评估机制,但还有些关于课堂的问题需要考虑:

     课堂环境是否整洁,是否有利于视障学生行走?

     常用的教学资源是否总是摆放在固定的无障碍位置,是否做了标签?

     照明是否符合视障学生的需求?

     使用无障碍信息和交流技术设备的视障学生是否坐在了电源旁边?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了实物教具?

     教室里是否有特殊设备和大字资源的摆放和使用空间?

     无障碍资源

     约瑟夫·克拉克学校的资源技术员詹尼弗·威廉姆森强调了无障碍资源的重要性:“无障碍资源的确可以促进视障学生的学习,因此无障碍资源一定要有趣,要能吸引视障学生。”

     考虑教学时间

     视障学生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信息和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材应采用最简单的版式。一定要保证教师和教辅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制作包括大字材料和醒目色彩在内的教学材料。给视障学生提供教材的电子版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如果需要,视障学生自己就能将电子版本调整成自己需要的版式。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也可以去寻找原始版,许多教育供应商都可以提供盲文教材、视听资源,以及可触摸的图片和图表。

     无障碍技术的作用

     无障碍技术可以为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视障学生提供巨大的支持。诸如视听设备和软件之类的辅助技术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辅以适当的培训,更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过,技术不是万能的魔杖,要成功的利用技术,就需要适当的设备、培训和时间。如果做到了这些,视障学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提高自身在学习以及生活方面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关注视障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及他们在学习和社会融合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我们就在融合教育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录入:伊然 添加:2015-12-07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