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明怀,九岁那年的一次意外,导致我双目失明。小学没毕业的我只好休学在家,经过四次的手术也没能重见光明,整日在黑暗中度过。因为失明,我生活不能自理,更出不了门,很孤独,也很无奈,许多的事都完成不了,只能靠耳朵和手来辨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的生活让我很无助,同时也很自卑。
我在孤独中度过了10年,这十年我几乎不出门,因为我对这个黑暗的世界充满了恐惧,即使出门也完全依赖家人的搀扶。直到我20岁时遇到了一位姑娘,她也是盲人,但有微弱的光感。她很乐观和自信,她认为必须要走出去,所以她让家人买了盲杖,尝试用它来指引自己前行。她告诉我她也曾经跌倒过,但经过多次尝试基本可以出行了。她鼓励我也用盲杖,在她的帮助下,我逐渐学会了用盲杖,也慢慢走出了失明的阴影。她像一束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的精神支柱。她就是我现在的老婆。
婚后的我们,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们已经能到附近的福利厂工作,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一次,听同事说有专门的盲人收音机,可以收听到各种各样的讯息,于是我就找到当时残联咨询,残联领导听说我的需求后,立即帮我免费申请一个,我高兴极了。从此我即便不出门也能听到世界各国的新闻、关于我们残疾人的各种各样的政策……
2014年4月的一天,一位村干部问我愿不愿意参加盲人电脑培训班,我当时很诧异,虽然我知道电脑是个好东西,可我没有任何基础,又看不见,怎么操作。看到我犹疑的样子,村干部说,没事儿,这是泰兴市残联组织的,专门针对盲人的免费培训。我心动了,立刻就报了名。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我熟悉了键盘,学会了打字,也了解了电脑的一些基本应用,例如购物、看新闻、看电视、听广播、听歌、读电子书、上qq等等,万能的百度可以满足我各种需求。回来后,残联给我发了一套读屏软件,从那时起,我可以轻松上网了。电脑对我来说,是我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让我随心所欲的在生活的浪潮中畅游。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开始普及,2015年我也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同时在手机上装了一个读屛软件,这是视障人士操作手机的一个辅助软件。有了它我就能很容易的运用手机各大功能,例如看天气、快递查询、叫外卖、微信、支付宝,都能玩的挺溜,为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出门时我可以用步行导航,输入起点和终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且现在许多主要交通道路都铺设了专供盲人走的盲道,若是不想走路,还可以用滴滴打车,真的太方便了。
2016年无障碍电影又来到了我的身边。5月份,虹桥镇残联组织我们盲人看无障碍电影。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了,草草的吃了几口,就迫不及待的去了电影院。残联的同志早早地到了现场,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人,他们都和我一样眼盲心明。在一种异常温馨的氛围中,电影《捉妖记》开始播放了,这场电影是由电视台的刘春霞主任全场讲解,她解说得很细致,也很到位,不但介绍片中的环境、场合、物体,还把人物的外表、表情、动作都作了详细描述,把大家完全带入了电影的意境里,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电影结束后全场一片寂静,大约过了两分钟我们才从电影情节中走出来,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刘主任精彩的讲解。
我家住在马路边上,交通比较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平时路上人很多,经常有人到我家串门,甚至会有生人进来。由于孩子在外上学,我们两个都是盲人,所以曾经发生过丢东西的情况。2018年,我从网上买了一套语音播报系统,这套系统包括感应灯、语音门铃、监控,我请人帮我安装在门口,这样只要有人进来,我即便在后屋也能听到。自从有了这套系统,我家安全多了!
如今的我,行动自如、家庭生活和正常人一样,没有了自卑和彷徨,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快乐。这些无障碍设施让我们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基层残联对我们的关怀、帮助!习总书记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每一个残疾人都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