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海外资讯 /奔驰在“代托纳赛道”上的盲用汽车

奔驰在“代托纳赛道”上的盲用汽车

作者:译者:春鸭
来自:《踏浪视障人电子资讯》
人气:1163
2011-05-04

 

      作为一个年轻人,五岁失明的马克•里科博诺从未想过自己能驾驶汽车。而现在,他真的在赛道上实现了自己驾驶汽车的梦想。

      里科博诺参加了在佛罗里达“代托纳国际赛道”举行的汽车展示会。在新型非视觉技术的帮助下,他独自驾驶了经过改装的汽车。

      “美国盲人全国联合会”是这次盲人试驾活动的组织方。里科博诺的试驾是在“代托纳国际赛道”举行的“劳力士汽车赛”的一项赛前活动。里科博诺告诉“MyFoxOrlando”的记者,他试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盲用汽车的研制工作,最终使盲人能在街道上驾驶汽车。不过他希望,汽车的安全技术能得到进一步改进,这样会使所有的司机更安全。

      从十年前开始,“美国全国盲人联合会”就有了研制盲用汽车的想法,并一直是这项工作的积极推动者。2004年,“美国全国盲人联合会”在“杰尼根研究所(Jernigan Institute)”启动了一项名为“盲人驾车挑战(Blind Driver Challenge)”的研究计划。这项计划鼓励包括大学和生产厂家在内的合作伙伴努力研制可供盲人安全驾驶机动车辆的新技术。星期六的活动是前三年工作成果的展示。三年来,作为这项工作的合作方,“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程和托克技术学院”为项目的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院的学生们为里科博诺改装了所需的设备。

      “托克技术(TORC)”是机动车辆技术的集成。几个工程学院的学生组队,在美国国防部组织的利用“托克技术”设计无人驾驶车辆的竞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并赢得了500000美元的奖金。因此,当工程学院“机器人和机械实验室”的负责人丹尼斯•宏博士听说“美国全国盲人联合会”的“盲人驾车挑战”计划后,便萌生了将“托克技术”用于盲用汽车研制工作的想法。“我们说,‘我们已经有了无人驾驶汽车,把一个人放进去又有多难呢?’”宏博士说:“我们肯定不会犯多大的错误。他们不想让汽车带着盲人跑,他们想要的是一辆盲人能够自主驾驶的汽车。所以,我们不得不另起炉灶重新设计。”

      宏博士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将时时信息转达给驾驶车辆的盲人司机。设计人员决定用安装在车辆上的激光传感器和照相机扫描车辆周围的环境,并通过传感器把信息传达给盲人司机。2008年,研究人员只用了5000美元,就把他们从“易趣”上花2000美元买来的一量沙滩车改装成了盲用汽车的样车。研究人员给这量样车配置了可震动的座椅和驾驶服。这量样车于2009年夏天“美国全国盲人联合会”组织的一次有175名高中盲人学生参加的活动中出次亮相。现在,已有多家基金会为“盲人驾车挑战”提供经费。

      在星期六的展示活动中使用的样车,安装了利用“托克技术”精心制作的激光和照相系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汽车驾驶装置的操控下,这套系统完成了正常的工作。

      被称为“DriveGrip”的驾驶装置包括了两只手套,这两只手套可以将震动传导到驾驶者的手上,以提醒驾驶者如何操作方向盘。而被称为“SpeedStrip”的速度提示装置则是一块放在驾驶座位上的垫子,它可以告诉驾驶者应该如何转换速度。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这项技术能真正的服务于社会。”“弗吉尼亚理工大学”23岁的研究生,同时也是这一项目学生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保罗• 安吉诺说:“有很多很好的军用技术在研制出来很多年后才能投入民用……而这项技术现在就可以用于民用领域了。”

      “美国全国盲人联合会”合作部门的负责人阿尼尔•刘易斯也与里科博诺一起接受了盲人驾驶培训。刘易斯25岁时因色素性视网膜炎而失明,失明前他曾驾驶过汽车。他说,盲人驾车和明眼人没有什么区别。“盲人与明眼人的驾驶培训基本一样。”46岁的刘易斯说:“虽然盲人的驾车技巧与明眼人不同,但开车的感觉是同样舒适的。用不了多久,盲人就能操作自如了。”

      现在,里科博诺是“杰尼根研究所”的负责人。里科博诺患有先天性无虹膜症。无虹膜症患者在出生时一之眼睛或双眼可能没有虹膜。5岁时,里科博诺就只剩下了10%的视力,八年级时,他的左眼完全失明。里科博诺今年34岁,目前他的右眼也只有一些光感了。虽然有了盲用汽车的样车,但里科博诺承认,想要社会接受盲人驾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可能没有人会相信盲人能开汽车。”他说:“但是我们要说服人们,盲人也能操纵更加复杂,风险更大的机动车辆。这次试驾并不只是一次表演,而是真实的驾驶。这次试驾取得的动力学数据将为盲用汽车的研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译自:Foxnews.com 31st January 2011

 

录入:伊然 添加:2011-05-04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