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第三编 各专门协会文件 /开拓创新面向未来 为聋人打造贴心服务的平台

开拓创新面向未来 为聋人打造贴心服务的平台

作者:
来自:
人气:3307
2013-10-21

 

开拓创新面向未来
为聋人打造贴心服务的平台
——在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聋人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2013年9月18日)
刘再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中国聋人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向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聋人代表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踏实勤谨,聋人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中国聋协认真落实中国残联对专门协会工作的要求,服务大局,履行“代表、服务、维权”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围绕中心任务,参与法规制定。

     协会参与《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等法规文件的研讨和制定,搜集整理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聋人权益及无障碍环境方面的法规、标准并提交有关部门。配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工作,提交中国聋协相关报告,参与国际助残组织的未来战略研讨会议,参加“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与国内外各类残疾人组织共同见证了关于融合发展的《北京宣言》的诞生,充分展现了协会的良好形象。

     (二)创新工作方法,紧贴地气服务。

     中国聋协社团法人登记工作于2011年启动,2013年2月完成全部注册程序,同年3月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机构“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以此平台携手聋儿家长,共同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提供服务和保障。

     为进一步承接地气,协会在已有聋儿家长QQ群、中国聋协QQ群的基础上,又开通中国聋协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和听障父母育儿QQ群。每周最少有三至四次的专业知识、残联政策等各种信息的宣传,每天提供回复互动,并及时更新。在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301医院建立绿色通道,由志愿者提供听力检查导医服务。发放“听障儿童家庭康复知识手册(二册)”。免费寄出近3千份“用药禁忌和耳聋遗传”小卡片。每年组织百人以上的聋儿家长学习交流会,中国听障儿童网站日均独立访问IP地址约1500个,接受帮助的聋儿家庭近2万个。除开通网上义务咨询、指导外,还建立了值班制度,轮换接待来访者。用各种方式解答问题,传授各种解决方案,不仅传授家长们康复教育的方法,还把自助助人的理念带给了大家。

     (三)拓展信息交流,构筑无障碍环境。

     聋人因听力障碍,最迫切的需求是交流与信息,推动聋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一直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协会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提出倡议,要求图书馆声像信息资源加配字幕,在国家图书馆首次为听障群体开设加配字幕的讲座并进行网上同步直播,当日网上在线人数超过100万人次。连续三年举办央视春晚网上无障碍直播(文字+视频),2013年收看的残疾人朋友已达284万人。

     协会针对聋人家庭无障碍、银行系统聋人服务无障碍、医院系统聋人求医无障碍等提出可操作性建议,面向社会呼吁为聋人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以满足聋人的迫切需求。在有聋人参加的残联系统会议上,为聋人设置同步速录字幕,还将范围扩展到手语研究系统会议上,以投影同步速录字幕保证会场所有聋人,包括主席台就坐的聋人领导也能分享会议内容。

     (四)填补业务空白,解难题办实事。

     协会发挥自身优势,填补业务空白,促使五年来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真正惠及广大聋人朋友。2010年,公安部交管局正式实施允许佩戴助听器达到要求的听力障碍者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政策,是对聋人首次放开学习驾车。针对各方面规定和服务都是空白的现实状况,协会与北京市、区交管局及德福缘驾校相互配合,不断推出相关措施,填补各项政策空白及服务空白,将聋人学员的特殊需求与驾校现实操作状况紧密联系,历时半年,循序渐进,实现交通法规培训和考试(科目一)设定专场,为聋人学员固定时间和教练员教(学)车,设定路考科目二、科目三考试专场,提供同步速录字幕显示及手语翻译等无障碍服务。截止到2013年6月,仅北京市就有1200多位聋人驾车上路,市交管局特意为聋人驾驶员开通了12122交通短信报警平台。据交管部门统计,聋人驾驶员三年来没有出现大的交通事故。

      2012年,按照中国残联《关于广泛开展残疾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依托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将康复成功的听障儿童家长的家庭康复经验进行提炼,在线刊登“听障儿童新家长必读手册”,探索家庭康复成功模式,进行“机构引导+家庭康复+个别指导+网络监控跟踪+定期评估+家长培训班”的社区康复模式实践。举办了8期全国听障儿童家长初级、中级免费培训班。为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华人家长开通网上QQ群,通过视频和文字进行指导。为听障儿童家长从发现孩子耳聋时起,就提供相关贴心服务。家庭康复服务不限年龄,覆盖听障儿童及其家庭一生,填补了聋儿康复机构服务的空白。

     (五)实施融合战略,开展业务工作。

     针对聋人群体及其亲属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各种需求,协会与各业务部门融合协作,共同推动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与教就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合作,首次专门就聋人单项的就业援助进行部署,开拓动漫、义齿等新型聋人集中就业方向。举办聋人就业创业研讨会,考察调研北京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郑州纸袋厂等安置聋人集中就业的单位,努力探讨新时期聋人就业创业的新途径和新措施。

     中国聋协手语研究委员会配合教就部,组织了十几个省市聋人参与《中国手语》第三册手语词汇的筛选工作;征询各地聋人对《手语翻译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参与了国家级手语研究项目的手语收集和分析等工作。对涉及聋人群体及其家长的维权问题,协会及时转介维权部,并通过维权部帮助沟通各地维权部门,维护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七彩梦人工耳蜗及助听器补助等项目,及时转介康复部和聋康中心,并帮助聋人及时申报补助。

     与其他协会工作融合,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造福残疾人。

     (六)展示独特风采,增进社会理解。

     协会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不断增强群体凝聚力,增进社会各界对聋人群体的理解与支持。在“花开,让你听”活动中,帮助 25岁聋人学员阿播在“听障儿童音乐艺术培养项目”中,第一次接触音乐、第一次唱歌、第一次登台表演,令众人为之动容。2012年配合央视“星光大道”全国助残日专题晚会,推出经过有效康复的听障儿童小瑞瑞现场说唱表演,一夜之间改变了众人的传统认识,小瑞瑞成为聋儿家长的新一代康复偶像。

     协会与普通小学联合举办音乐会,与普通学前教育机构联合举办听障儿童与健全儿童融合交流活动。每年举办10余场专业讲座活动,普及助听器、人工耳蜗、养生保健、人际交往、教育阅读等知识,为聋健共融、平等享有公共信息搭建更广阔的服务平台。

     (七)开展公益活动,有效服务基层。

     协会作为社会团体,将面向社会劝募、做好捐赠项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协会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开拓筹资项目和渠道。前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为聋儿家长做术前指导;捐助御寒衣物和12台助听器给西藏随班就读聋生,为他们的家长送去康复书籍。2012年成功劝募助听器20台、人工耳蜗6台并负责督导落实;完成10台骨导助听器捐赠并提交调研报告;实施聋儿艺术培育项目和成人语后致聋康复需求调研项目;协调万达商业地产研究部捐赠18万元,专款用于困难多残家庭聋儿“一对一捐赠”。五年来协会获捐赠助听器50台、人工耳蜗40台,总价值近200万元。

     (八)科学自然复声,造福无喉患者。

     中国聋协无喉者复声委员会坚持每月一次言语复声康复交流学习例会,五年间有8700多人次参与学习;举办26期言语复声康复培训班和病理心理康复学讲座,1046位无喉者摆脱了“失语”的心理阴影;每年召开4次病理言语康复研讨会,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言语复声康复的质量获得提高。据统计已有370多人重返原工作岗位,5位律师重归法庭为当事人辨护。

     协会每年走访各大医院耳鼻喉科,为患者做术前和术后心理辅导,传授言语康复的基本要领,为以后复声康复打下基础。多次举办自费郊游,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无喉患者恢复健康、放松心情提供服务,并对家庭困难的无喉患者提供捐助。

     五年来,在各级残联、聋协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下,中国聋协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促进了聋人状况的改善。在此,谨向关心聋人朋友,支持聋协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看到,聋人的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聋人教育质量仍滞后于普通教育,就业率有待提高;社会对聋人的歧视、偏见和障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仍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基层聋协工作有待进一步活跃。

     二、任重道远,实现融合开拓创新

     今后五年,中国聋协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以“三个活跃”为努力方向,促进聋人朋友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发展成果,与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一)提升协会综合能力,推行社会化工作方式。

     协会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服务大局、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在残联领导下,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与业务部门和其他专门协会有机融合、密切配合,履行好“代表、服务、维权”职能。利用微博、微信、网站论坛和QQ群等工作平台,开展研讨交流、讲座等各种特色活动,为广大聋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社会生活架桥铺路。借助社会力量并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开展工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努力创建聋协工作社会化的格局。

     (二)探索法人长效机制,推动设立服务中心。

     总结法人体制下的工作经验,探索协会工作新特点、新规律,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健全运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建立活跃聋协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聋人服务中心的设立,为聋人急需的养老、家政、翻译、速录、求医、旅游等提供贴心服务。

     (三)促进聋人就业创业,开展特色宣传活动。

     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当前聋人就业创业工作中的问题;努力探索适合聋人的就业岗位;鼓励和支持聋人开拓新的就业和创业领域。在各级残联支持下,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聋人创造力。宣传推广聋人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鼓励并指导基层聋协工作更加活跃。开展聋人视觉艺术(美术、书法、摄影等)展览或比赛等活动。每年至少举办10场专业知识讲座,丰富聋人的文化生活并宣传呼吁社会对聋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四)联系实际深入调研,有效反映特殊需求。

     深入聋人群体之中,特别是对处境较差、生活困难的聋人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了解需求和愿望,倾听意见与呼声,摸清真实情况,反映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配合维权部,推动聋人驾驶机动车等工作进程,向“两会”递交高质量提案;开展事关聋人切身利益的工作,维护聋人的合法权益。配合教就部、国家手语盲文研究中心,协助中国手语培训(浙江)基地,做好“国家通用手语标准”项目工作。

     (五)创造信息交流无障碍,努力优化无障碍环境。

     协调解决聋人求医无障碍、家庭无障碍等问题,引领聋人共享信息无障碍。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信息无障碍标准,配合研发、推广实用的聋人辅助用品。做好春晚及影视作品、网上视频等加配字幕工作。做到有聋人参加的会议必有速录同步字幕全覆盖,力争聋人朋友们能够平等享有更多的无障碍成果。  

     (六)普及家庭康复理念,打造聋儿家长服务平台。

     依托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普及听力康复全面教育的正确理念,继续采取网络、电话、当面指导等有效方式,个别指导培训百名听障儿童家长;每年举办8期免费聋童家长培训班,举办聋童家长工作研讨活动,为聋童家长提供专业到位的全程服务。

     (七)做好无喉复声工作,援助言语心理自然康复。

     依托上海无喉者复声专业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言语康复交流会议,每年举行两次“病理言语康复研究会”学术研讨会、两次复声康复培训班。每年两次邀请专家为无喉者讲解心理、生理保健营养康复知识。定期走访上海市及其他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指导各省市无喉者组织,走访交流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各位代表,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已制定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推动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中国聋协要在中国残联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聋人打造贴心服务的平台,开拓聋协工作新局面,为促进聋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而努力奋斗!

 

 

录入:伊然 添加:2013-10-21
<<上一条 >>下一条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2005-2020中国盲人协会版权所有